江離迅速拿起賬本,走出暗室,小心地將門關好,快速走出庫房,向著裝有水晶石的隱秘房間走去。他迫不及待地想要看看,南笙交易的前后,到底都有怎么樣的秘密。盡管他知道這樣隨便窺探南笙的隱私有些不妥,但為了弄清楚南笙錐心之痛的秘密,找到幫她解決的辦法,江離也只能采取這樣的下下之策。
江離走進隱秘房間,將賬本打開,擺在水晶石前。水晶石閃爍著光芒照亮賬本,隨后晶石上出現了影像,江離認真地觀看著……
那是明朝時期的蘇州的一戶莊園,有著典型的江南水鄉的建筑風格,氣勢豪華,一看居住在這里的就是非官即富,而這里正是南笙的家。
莊園內傳來女孩讀書聲:“風回云斷雨初晴,返照湖邊暖復明。亂點碎紅山杏發,平鋪新綠水蘋生。”
水晶石上的畫面慢慢地變化,進到了莊園的書房內,看到的是幼年的南笙跟隨著先生,繼續背誦著古詩:“翅低白雁飛仍重,舌澀黃鸝語未成。不道江南春不好,年年衰病減心情。”
江離看到這里幼小的南笙就如此用功,發自內心的贊嘆,難怪南笙滿腹經綸,原來她從這么小就開始飽讀詩書。
江離繼續向水晶石內看去,卻見南笙已經結束背誦古詩,她和一位賬房先生,分坐在賬房內的兩張桌子前,兩人面前各擺放著一把算盤。
南笙的父親走到兩人中間,開始口述題目:“2334乘以6,減去1782,加上3276,最后除以3,等于多少?!”
南笙和賬房先生快速地撥動算盤珠計算著。
南笙率先喊出答案:“5166。”
片刻后,賬房先生才計算出結果:“5166。”
南笙的父親看向南笙,露出贊許的微笑。南笙的表情卻非常的平靜,沒有任何的波動,似乎早就已經斷定結果,知道自己必定無誤。這份成熟和淡定,早已超出了她當時的年齡。
江離看著畫面里的南笙,只有更加的贊嘆,人家這才叫真正的天才。自己和她相比,真的是螢火蟲相比皓月,相差太遠了。
江離再向水晶石看去,此時的畫面,已經變成了少女時期的南笙和他的父親在書房內相對而坐,探討著經商之道。
南父向南笙講述著:“我有利,客無利,則客不存;我利大,客利小,則客不久;我無利,客利大,則相不存;客、我利相當,則客久存,我則久利!這里面的道理,你可明白?”
南笙等父親講述完,點頭回應著:“墨子這篇《商之道》就是告訴我們,要時刻想著保護客人的利益,客人與我們的利益相當,就會不斷地有回頭客,而我們的生意也可愈加長久,越做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