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隔七年,固定的時間,會有一批昆蟲從深深的地下鉆出來,褪去外殼,長出翅膀,完成繁衍生息的使命。
它們被叫做紀年蟬。
數量,極多,多到怎么吃也吃不完,多到鋪天蓋地,多到隨手一抓,就是一把。
抓起一只詳細打量,嗯,和前世的知了幼蟲很像,還沒蛻皮,大概今天傍晚,就能蛻皮了,這也是黃羽準確判斷時間的依據。
這是他第一次見到這玩意,上一次紀年蟬出現的時候,他才剛剛出生,等睜開眼睛,只有褪下的殼子了。
族人會借助這難得的充足食物孕育下一代,也只有這個時間孕育的孩子,才有更大的機會生下來,活下來。
丟嘴里一只,脆脆的表皮,軟糯糯的內臟,挺好吃的,原力含量也不少,現在的黃羽,已經可以感知到原力了,比起靈蟲本身,有些縮水,只有百米左右,靈蟲巔峰的時候,有近兩百米呢。
紀年蟬很干凈,爬出地面之后,就不會吃任何東西,深居地下的它們,也幾乎沒有寄生蟲的存在,是最優秀的食物。
一只吃下肚,無邊無際的饑餓開始襲來,嗯,五天沒吃了,能不餓嗎。
吃吧,一只又一只的吃。
一只臟兮兮的小手,同樣伸手從鍋里撈紀年蟬吃。
黃羽抬頭看,是和他同年的孩子,是同代人中最被長老們看好的石頭,這會滿頭滿臉滿手的灰塵。
敲了敲鍋:“去洗洗手,快點。”
石頭嘿嘿傻笑,去洗手了。不知何時,羽已經和他們不一樣了,該有的尊重,必須得給。
囫圇吃了個飽,石頭趕緊爬上青崖,開始自己最重要的事情。挖掘自己的住所。
這個年齡的原始人,還無法感知原力,但體內原力已經不少,借助特定的手勢,已經可以使用了。
他們會選擇合適的位置,用原力軟化石頭,然后一點點的抓下來。
原力微弱,速度很慢,但時間并不多,在紀年蟬消失之前,只有一個月的時間,必須挖掘出一個可以容納自己的空間。
至于以后的擴展,那就慢慢來吧。
黃羽繼續一只接一只的吃紀年蟬,這東西數量極多,怎么吃也吃不完。
象長老嘻嘻哈哈的過來,一把撈起一堆,塞嘴里可勁的嚼:“你小子虧大了啊,靈蟲的肉可好吃了,可惜都被我們吃完了。”
維持一個月的紀年蟬時間,是整個原始部落最悠閑的時間,每天吃飽了睡,睡飽了吃。
黃羽懶得搭理他,誰知道吸收這個原核竟然花了這么久,肉食無法長久保存,靈蟲肉還沒來得及嘗上一口就吃完了。
默默的體驗新獲得的感知。
很神奇,區別于五感的另一種感知,很清晰,原力在這種感知中,以不同亮度的光芒來顯示。
上下左右百米距離,清晰可見,唯有自身是個盲區。
最亮的當屬象長老,其次卻是藥長老,最受人尊重的大長老藍,只能排在第五位,看樣子,實力和原力多少,不一定成正比。
再打量下各種東西,那塊熬了好久的陳年骨頭,卻是最亮的,甚至比象長老還亮,也不知道是什么生物的骨頭,這種強悍的生命,真想見識一下啊。
身旁禾長老送的千年木,也很亮,明顯也是個寶貝。也不知道有沒有更強的植物。
好像這個感知能用來探寶呢。
也不知道族人的天門感知是什么樣的。
這事,得問問大長老,只有他才能說清楚。
在藍大長老的描述中,人類的原力感知和靈蟲的不一樣,對原力具體的強弱感知不敏感,但范圍極廣,視線之內,都能感知,視線之外,也能些微感知到。而靈蟲感知,是固定的距離,超出了什么也沒有。
另外,人類的天門,是無法感知到地下的,似乎和視線結合在了一起。靈蟲的感知是一個球,上下左右前后都有,以自身為中心一百米的直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