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遙河不急,根據藍長老的說法,去那里必須穿過一片低矮的灌木叢,那里,是一種名叫“巨熊”的生物地盤。
大腳象取名為“大”,身高四米多,體重十幾噸,已經極為夸張了。
那用“巨”字形容的巨熊呢,黃羽見過這東西,其實和大腳象差不多大小,除了一張長長的嘴巴比較有特點,其他地方和前世的熊區別不大。
問題是,熊是雜食動物,草也吃,果實也吃,肉,它也吃,當然,也不介意吃人。
和性情溫和的大腳象相比,巨熊極為危險,一旦它發現了人,又餓了,是不介意吃點小點心的。打,打不過,跑,也跑不掉。
它們在整個春夏都生活在灌木叢中,靠其中豐富的漿果填飽肚子。每到秋季中間,它們會離開灌木叢,去遙河,和鱷群搶食物。
“在很早的時候,族人需要去灌木叢采集果實過冬的,年長的人都很熟悉那里,當然現在有藍果了,就不去了。”
藍長老終結了自己的介紹。
黃羽隨口問道:“那里很危險?”
藍長老認真的點頭:“即便是秋季末尾,還是有少量的巨熊留守在那里,它們沒能力去和鱷群搶食物,只能到處游蕩,極為危險!”
黃羽心不在焉的聽著,主要精力還是指點禾族長實驗鋼材配比。
很輕松,原力火焰大成的禾,能輕松把鐵塊融成鐵水,溫度起碼1800度,煉鋼沒問題。尤其是,這種鐵山采來的純鐵,似乎純度極高,完全不需要考慮去除雜質等等問題,一點點的實驗加多少碳粉就好了。
各種不同的配比實驗出來,韌性好的適合做工具,強度高的適合做兵刃,彈性好也可以做彈簧嗎,做個彈簧發射器也挺簡單的。
隨著實驗數據越來越多,黃羽不得不找東西記錄下來。
原始人傳承的文字,禾已經可以寫了,但還是很多限制,比如書寫工具。普通的碳筆很難準確傳導原力,這對精度極高的文字來說,問題很大。也可以直接用手寫,但手寫極為消耗原力,一次只能寫幾個字。
而且根據禾的描述,這種文字不應該稱作文字,叫印記更加合適點,因為這種文字更加適合刻印一段影像,每一個文字都是一段影像記錄。
用這種文字記錄數量繁多的鋼材配比,還不如前世的數字好用呢。
于是央求藍長老做了些紙張,皮的,精通塑形術的他能準確分割出薄薄的皮子出來,做紙張還是可以的。
然后自己琢磨著把木炭塑形,變成鉛筆樣的東西。
拿著指頭粗的木炭棒,在鱷皮做成的紙張上書寫,嗯,挺好的。
紙張很硬,鱷皮簡直硬的不像皮子,分割成薄薄的紙張依然很硬,也柔韌,不錯。
木炭筆有些粗,但沒關系,前端是細細的筆尖,等磨損的差不多了,一個塑形術上去,筆尖又出來了。
開始記錄:
純鐵一頭骨,碳粉一勺,成品偏軟,適合做家具門窗等。
純鐵一頭骨,碳粉兩勺,成品適中,可做武器,工具等。
…………
大長老好奇的看著,黃羽順口就講解。
鋼材實驗進行了五天,就不得不終止了。
族人實在等的不耐煩了啊,多好的武器材質,還不快趕緊多做點,好給大家分分。
黃羽拗不過眾人,就暫時停止了研發工作,選擇最合適的材料開始大量生產。
當然,再快也快不了哪里去,就一個頭骨坩堝,就一個禾能加熱到足夠的溫度。
在大伙的商量下,每個族人都定了配額,畢竟人家禾族長也是個族長,手下兩百號人呢,不能老是幫大家做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