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伍磊還有自身的絕活,新的發動機他提供了不少的參考意見,比如用硅晶線激活斥力場就是他最早提出的。單這一點,就給他記了百年功勞,足夠讓他安安心心的生活百年。
當然了,其實這不是伍磊的發明,是靈湖通用的技術,靈湖可沒條件制造巨大的斥力轉盤,這里的手工業者天天東躲西藏的,工具只能盡可能的小。
黃羽當然知道這點,但依然給他足額計算功勞。先來的總是會沾點便宜。
伍磊負責接待盧良,卻非常恭謹,很認真的幫他正骨,幫他縫合傷口,然后用自己的功勞兌換了一大堆好東西給他補充身體。
并且強烈要求安排盧良去實驗室工作,因為在他口中,盧良是高手,是大師級的高手。
苗禾負責這事,點頭同意了。現在他也放開了,逆光號的一系列新技術,都是需要多人協作才能完成的,就算送給靈湖的王級,也沒用,想看就看。
盧良就這么在逆光號安家了,暫時的工作是實驗室普通工人,一點點的參觀逆光號的技術系列。
開始的時候,是帶著敬畏的。那一個逐光大炮,差點把他打死。要知道,他躲在兩萬米高空,爆炸點在三千米位置。可單單沖擊波就差點要了他的命,實在太可怕了。
他們非要留下自己,能有什么辦法呢?
但看著看著發現,這些技術好簡陋啊,跟自己所學簡直差的不是一點半點。
簡單適應了逆光號的規則,為了償還伍磊的功勞,他決定拿出一點點技術來換功勞。即使這不符合他的理念,但誰叫人家費心費力的幫自己呢,這人情必須還的。
開始,他拿出來的技術是一種如何減少靈晶的用量的技術,使用更加細微的線路來激活斥力,使得操控能力變強,動力稍弱。
苗禾只隨意瞄了一眼:“我們不缺靈晶,不缺地方。”
盧良那個氣啊,這可是最優質的技術之一了,能讓生產者用更小的代價更小的空間來生產靈晶。
但他可不敢頂嘴,苗禾可是逆光號的二號人物。
一氣之下,他拿出了最核心的技術:多個原力場直接生產金靈心。
苗禾看了眼:“哦,太慢了,沒我們的斥力撞擊法快。”
盧良一臉的委屈。你們那野蠻的斥力撞擊法,天天如同地震一樣,簡陋的要命,哪有我這多原力場直接生產來的安靜高明。
沒辦法,人情是必須還的,伍磊為了給他養傷,沒少花功勞。
盧良還不知道,逆光號有專門的評估體系的,很多技術當時是沒有功勞計算的,但未來能采用,依然會計算功勞。
比如多原力場直接生產靈心,等到研究透徹,肯定有用處,就算沒用處,也能提高理論水平。這一定有不小的功勞的。
為了償還人情,盧良翻箱倒柜,找了一堆好的壞的技術。他能被伍磊稱作“大師”,那也不是浪得虛名,還是有真材實料的。
而苗禾一眼看中了一個奇怪的技術,并當場計算了五百年的功勞,遠超來了一年多的伍磊,也超越了逆光號大部分人。
成熟的光敏技術,成熟的光信號轉換技術。
這份據說從遺跡中翻出來的技術,研究的就是光,可見光,并可以用可見光傳遞信息,遠程控制。
連心情不好的黃羽都被驚動了,并當場認可了這份功勞。
前世用的是電磁波實現信息傳遞,遠程控制的,為什么不用可見光呢,原因很簡單,可見光穿透性差,稍微阻擋下就失效了。
但可見光在這個世界穿透性極強,理論上完全可以作為信息載體。
苗禾一直在愁如何實現遠程控制呢,黃羽一時半會沒想到,想到估計也沒空去研究。
盧良憑借一個以前完全沒用的技術,一躍成為逆光號上的大富豪,并且職位晉升為高級研究員,多少有點飄飄然。
啥都敢說兩句,哪怕黃羽的臉黑如鍋底,也照說不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