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
樓巖把斥候疾行的修行要訣,抄在一小冊上帶給了侯德行。
接過斥候疾行功法的侯德行,笑彎了眼,一個勁的夸獎樓巖是可造之材。
樓巖也沒時間和他耗,修為剛突破百夫長境界他,需要時日來鞏固,以便趁熱打鐵更進一步。
云泉峰溫泉洞中,樓巖泡在晶石閃耀的溫泉里面,掌中輪回鏡的轉動,不斷的吸收著晶石中散發的各色光芒。
到達百夫長境界后,他只要閉上雙眼運轉武魂,就能清晰的看見武魂中,那個閉著眼睛打坐的小沙彌。
怎么會是個小和尚?
自己又不吃齋念佛的,怎么會和佛法有緣?
一時間樓巖自己,也是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
不光自己,家族中往上幾代人,似乎都沒有佛緣、佛性、佛慧根。
最起碼,爺爺再世的時候,自己從未聽他提起過。
再說他樓家名義上稱為考古世家,實際上干的卻是倒斗的事。
說白了,就是一窩盜墓賊。
還別說,樓家倒斗還真有幾分真本事,不然塵封一千多年的武則天墓乾陵,也不會被他們順利摸進去,還盜取了里面的至寶輪回鏡。
聽爺爺曾說過,這面輪回鏡,是當年秦始皇銷鋒鏑,鑄以為金人十二,封印的十二件神器之一。
樓巖腦海中如此想著,回憶著爺爺曾經說過的點點滴滴。心中除了回想起爺爺面容時的隱隱作痛,沒有找到半點和佛、和尚、佛法有關的事。
盜墓賊和和尚,不至于是完全的對立面,但絕對不在同一陣營內。
莫不是自己修行的功法和佛有所淵源?
自己身上找不到原因,樓巖開始思索他修行的功法,難不成是這里面出了問題?
《將軍令》!
顧名思義,無論是功法招式,還是修行總綱,里面透著一股濃烈的沙場肅殺之氣。
就拿總綱中的這句來說,“軍令如山,擂鼓向前,縱是火海刀山必赴之,鳴金而退,貪功不還者,必斬之!”
軍人和和尚,比起盜墓賊來說,遠得更是八竿子打不到的關系。
武魂中,到底又如何會形成一個小沙彌呢?
樓巖左思右想了整整一日,還是沒有得到任何結論。
不過自己確實到了百夫長境界,這一點應該無誤,不然自己是無法戰勝,百夫長一階修為的蔣智。
小沙彌看著雖不嚇人,可實力卻不容小視。
心頭放寬的樓巖,整個人放松的在溫泉中愜意的泡著。
當人感到舒適后,往往會對愜意的環境開始享受。
比如此刻,樓巖肚中的饞蟲被泡了出來,他從溫泉中站了起來,穿好衣服就朝山上的那座,白玉無字碑走去。
他又念想旁邊樹上的香梨了。
天氣開始一日比一日寒。
樹上的果子,近日來被樓巖摘得差不多了,伶仃的掛著幾片枯葉。
樓巖先對墓碑鞠了三個躬,然后拾掇起附近的落葉枯草。
來天海宗后,樓巖只要想吃梨,就定會來墓地打掃,所以此刻他只收拾了一炷香的功夫,就把墓地收拾得整潔素雅。
摘完樹上最后幾個梨,樓巖對墓地又鞠了三個躬,“雖然不知是哪位前輩沉眠于此,不過在下還是感謝前輩賜梨。今日樹上的梨雖已取盡,不過在下還會隔日來為前輩打掃,以謝前輩恩情。”
樓巖是個記情之人,因為在他的一生中親人很少,知心朋友也并不多。
爺爺去世后,這一塊就徹底缺失了。
爺爺在世時,雖然很多時候他也會經常感覺孤獨,但始終有個依靠,祖孫兩也以此相依為命。
如果有可能,他絕對會拼勁一切努力讓爺爺復活,彌補自己的過錯,哪怕賠上自己的命也在所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