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經滄海難為水,有過如此豐富的罵戰經驗,他豈會將這些古人的寥寥羞辱之言放在心上?
來到城頭,向下望去,就見到底下的劉備軍卒,不僅口出污言穢語,而且還有各種難看的挑逗動作。
什么脫衣脫褲,露出下體,還有不少人一邊大聲喊叫,一邊對著城門方向噓噓。
邢道榮凝神看了一會,隨即‘切’了一聲。
不過二、三尺遠罷了,哥的最遠記錄,可是達到了三米多,也就是一丈多的距離,這點水平算什么?
這是腎不好!
城下的這些劉備士卒,都是底層百姓出身,飲食跟不上,身體自然不行。
而且,做出這些動作的,都只是士卒。
領頭的劉封,雖然下了馬,還脫去身上甲胄,對城頭大聲呼喊辱罵,身上卻衣衫整齊,沒什么出格動作。
作為帶頭的人,劉封不行啊!
臉皮這么薄,怎么完成村夫的任務?
嘿嘿!
邢道榮暗自好笑了一陣。
抬頭望去,發現守城的士卒,臉上都掛滿了怒色。
這個時代的人,性格單純,可沒有后世人那么多花花腸子,主帥受辱,他們感同身受,整個軍隊都受辱。
但他怎會在乎這些?
“嗯……!”
邢道榮想了一會。
他本想讓城頭士卒也來一番污言穢語表演,以他的見識,對劉備諸葛亮的羞辱會更勝。
不過想了一會,覺得沒意思,劉備和諸葛亮不可能上當,還浪費精力,也就放棄了這個念頭。
但氣勢還是要有的,不能單方面受辱!
起碼,不能讓守城士卒覺得自己受辱。
叫過一員守城偏將,對他耳語一番,邢道榮大搖大擺的回到了后方。
很快,城頭上就響起了山呼海嘯般的呼聲。
“假仁假義劉玄德,織席販履流浪漢!”
“山野村夫諸葛亮,帶著劉備到處浪!”
“假仁假義劉玄德,織席販履流浪漢!”
“山野村夫諸葛亮,帶著劉備到處浪!”
……
聲音整齊,加上人數占優,一下子就壓過了劉備軍的吶喊聲。
聽著這些士卒的吶喊,邢道榮滿意的笑了笑。
這些話,侮辱性不大,遠不如劉備軍的污言穢語,但是傷害卻不差。
劉備最被人稱道的是什么?
仁義之輩,和中山靖王之后啊!
這樣的辱罵,絕對會讓好面子的劉備難受。
至于諸葛亮,作為陣前罵死王朗的牛人,邢道榮可沒想過會讓他受傷。
之所以加上,不過聊勝于無罷了!
PS:有些書友說本書用‘大人’稱呼太守不合適,的確,稱呼上官為‘大人’,這個說法是從宋朝才開始,漢朝指代的其實是父親。
以后就改成‘使君’吧,這是漢代對太守、刺史、州牧的稱呼。
大家沒必要過于糾結這些稱呼,畢竟,真要嚴格起來,很多書都寫不下去了。
西游記里的人物稱呼,不可能和唐代一模一樣,封神榜里面的日常稱呼,更不可能和殷商時代一樣!
嗯,就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