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巴要表現自己的智商,其實就是忠心于自己的體現,自己聽著就是,采不采納是自己的事情,聽聽又有什么關系?
想到這里,邢道榮立刻正襟危坐,面露微笑,作出一副俯聽臣下意見的‘明主’模樣。
至于關愛智障的目光,則被他深深的藏了起來。
“首先是劉備!”
劉巴自然不知道邢道榮在想什么,拱手鄭重說道:
“劉備素有大志,賬下有關、張、趙等大將,更有諸葛孔明輔助,其勢不可小窺也!”
“雖說南郡乃荊州富裕之郡,但區區一郡之地,絕不可能滿足劉備的野心!”
“嗯嗯!”
邢道榮微微點頭,并‘嗯’了幾聲,以示贊許。
手下向你表達忠心,竭誠出謀劃策,自然要示以贊許,不可橫加指責,否則,長此以往,誰還會向你獻策?
所以,盡管對劉巴說的話有些不耐煩,但邢道榮依然露出一副‘謙虛納諫’的姿態。
“劉備的北方,雖面臨曹丞相的大軍壓迫,但并沒到無法動彈的地步!”
劉巴繼續說道:
“劉備目前和江東處于盟友關系,且實力弱與江東,自然不可能向東面開拓!”
“北方不用想,劉備的目光,一定在西面益州和我們荊南四郡!”
“嗯!”
邢道榮再次‘嗯’了一聲,點點頭。
“將軍!”
劉巴盯著邢道榮的眼睛,鄭重說道:
“益州劉璋,雖御下無能,川中皆有異心,但恩德尚在,又和劉備同宗,以劉備一向顧全名聲的做派來看,短期絕不會對益州動兵!”
“嗯?”
聽到這里,邢道榮本來還無所謂,但腦海中突然想起后世網上的各種評論,眼神不覺凝重了起來。
好像是這么個道理!
《三國演義》中,劉備是怎么奪得益州的?
絕不是一開始就擺明車馬,大軍開赴川蜀,和劉璋作戰。
相反,劉璋和劉備在涪城相會之際,益州二五仔張松和法正,暗中和龐統勾結,打算在宴會上殺掉劉璋,這個計劃卻被劉備一力否決!
原因很簡單。
劉備不愿意。
‘季玉是吾同宗,誠心待吾;更兼吾初到蜀中,恩信未立;若行此事,上天不容,下民亦怨。公此謀,雖霸者亦不為也。’
這么好的奪取益州機會,劉備都要放棄,何況沒理由的情況下,主動對益州動兵?
劉備最后是怎么得到益州的呢?
是劉璋主動邀請劉備入川,他想讓劉備去打張魯。
說白了,劉璋也不是真傻,他讓劉備打張魯,也是存了自己的小心思。
如果打贏了張魯,正好讓劉備占據漢中,讓劉備去直面曹操鋒芒,成為他和曹操之間的屏障。
張魯以前是劉焉的手下,在劉焉時代,就起著將益州和中原隔離的作用。
提出‘以牧代史’,為后來地方割據制造最大方便的劉焉,可不是什么好鳥。
這貨,說好聽點,是為了躲避中央朝廷的政治傾軋,說難聽點,從一開始就起了獨立的野心!
不管他是不是這么想的,造成的結果就是這樣!
劉焉在世的時候,就曾經命令張魯斬殺漢庭派往川蜀的使者,將漢庭和益州的聯系切斷!
而張魯也十分聽話,多次派人截殺漢庭前往益州的官員。
劉焉由此得到了自己想要的,即與世隔絕的一塊自享地盤。
問題是,劉焉死后,劉璋卻鎮不住張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