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方言談自如,就好像一場正常的社交禮儀一般!
款待結束,劉邕提出靈前吊唁,劉備諸葛亮自然應允。
在劉琦靈前吊唁后,劉邕并未停留,很快就離開江夏,回到了荊南長沙。
得知劉邕離開后,劉備和諸葛亮面面相窺,皆是無言。
“吾本以為,邢安民雖然不凡,到底乃一武夫,缺少智謀遠見,卻沒想到,這般沉得住氣!”
劉備嘆了口氣,說道。
言畢,他想起當日,己方在零陵城下百般挑釁,都不能將邢道榮激出城來,不僅又是一陣嘆息。
“劉邕看破我等心思,倒未必出自邢安民!”
諸葛亮卻是不以為意,微笑道:
“聽聞零陵湘鄉蔣琬蔣公琰,博學多才,深謀遠慮,數月前,被劉子初引薦給邢安民,此番荊南態度,必出自他之手筆也!”
“不管怎么樣,都不重要了!”
諸葛亮笑著說道:
“不就是主動和被動之別么,主公,我等連江夏都可舍得,又何必在乎些許先機,一些小利耳?”
“軍師所言甚是!”
聽到諸葛亮這么說,劉備的心情好了一點,微微頷首。
確實,為了益州,他連江夏和夏口都愿意讓出來,將聯盟主動權交給邢道榮又能如何?
損失還能比江夏之地更大嗎?
“無論如何!”
諸葛亮繼續說道:
“從劉邕的身上可看出,邢安民此人,志不在小,麾下又多有能人相助,正是江東孫權和周瑜的對手!”
“有荊南邢安民牽制江東,加上云長鎮守南郡,我軍后方無慮也!”
“軍師所言正是!”
劉備點頭說道。
想了一會,劉備又問道:
“為了避免我等離開后,二弟左右受敵,和荊南聯盟總是要的,依軍師之見,該當何時提出為好?”
聽到劉備此問,諸葛亮抬頭看了看天,隨后說道:
“且等劉琦公子喪事結束,年前,由憲和前往荊南游說邢安民!”
“此事不宜拖到年后,明年春季,吾等隨時都有可能進入益州,到那時,恐有不及!”
……
長沙。
劉邕歸來后,第一時間來到刺史府拜見邢道榮,將此次出使江夏一行告知。
“如公琰所言!”
劉邕笑著說道:
“劉備與諸葛亮,果然在和我們比耐心,可其若真打算近期入川,哪里比得過我們!”
“南和辛苦了!”
邢道榮先說了聲‘辛苦’,隨即輕笑一聲,說道:
“天時在我,任憑諸葛亮如何多智,亦無可奈何矣!”
長沙之戰后,他一直在結合前世所知,反復琢磨當前局勢,對劉備軍的處境已經了然如胸。
正如剛才所言,和劉備相比,自己的時間寬裕,的確是占了天時。
江東剛在合肥大敗而返,短期絕無余力侵犯荊南,而劉備西進益州,卻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
這種情況下,諸葛亮又怎么可能和荊南拼耐心?
能笑到最后的,一定是荊南。
當然,不管怎么樣,和劉備軍聯盟都是勢在必行!
畢竟,劉備對荊南沒興趣,而自己,更沒可能冒著兩路作戰的危險,前去圖劉備的南郡。
江東,才是荊南的大敵!
PS: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