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日,魯肅忽然前來府上。
“肅舉一人以助主公,此人上通天文,下曉地理;謀略不減于管、樂,樞機可并于孫、吳,周公瑾也曾多用其言,孔明亦深服其智也!”
魯肅拱手說道。
“哦,子敬所言,乃何人也”
孫權聞言大喜,連忙問道。
“此人乃襄陽人,姓龐,名統,字士元,道號鳳雛先生是也!”
魯肅拱手說道。
“莫非是當年向曹操獻‘連環船’之計,助我江東赤壁大破曹軍的龐士元乎?”
孫權也聽過此人,當即出言問道。
“正是!”
魯肅頷首道。
“荊襄素有傳聞‘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孤亦聞其名久矣,今既在此,可即請來相見!”
孫權說道。
第二天,一名濃眉掀鼻,黑面短髯,形容古怪的文士,被魯肅引入府中。
初見此人,敘禮完畢,觀察之際,孫權便心中不喜。
和當世之人一樣,他也十分看重個人儀表,雖不至于似袁紹那般過于看重他人容貌,但對長相丑陋的人,卻喜歡不起來。
當然,在原本時空,孫權能成為一代雄主,不可能這么短視,雖然不喜,依然問道:
“公平生所學,以何為主?”
這卻是要考究此人才學了,若是才學足夠,相貌丑點也是無妨。
畢竟此人名氣不小,又有魯肅推薦,應該不是浪得虛名。
誰知,他看不上此人,而此人于敘話間,觀孫權姿態,對他也并不怎么放在心上。
這位文士,自然就是后世大名鼎鼎的‘鳳雛’龐統了。
聞得孫權發問,龐統轉瞬間便知其所想,遂也不施禮,只是站在原處,淡淡說道:
“不必拘執,隨機應變!”
見龐統不正面回答,言語間反倒頗有油滑之意,而且沒有禮數,孫權心中更加不喜了。
于是,他直接問道:
“公之才學,比公瑾如何?”
周瑜乃當世共知的大才,孫權之所以這么問,意思么,很簡單,就是言語打壓。
你這么拽,知道別人比你厲害得多不?
換后世,就是職場PUA!
誰知,聽到他的問話后,龐統不但沒有絲毫不好意思,反笑道:
“公瑾固然有些真才實學,然某之所學,卻與公瑾大不相同!”
這話,多少有些貶低周瑜,抬高自己的味道了。
孫權聽了,立刻氣不打一處來。
別說龐統沒表露任何才華出來,就是有,這么傲氣,孫權也受不了。
孫權平生最喜周瑜,江東能有如今的局面,周瑜功勞首當其沖,豈能容忍隨便一個怪人前來褻瀆?
再說了,哪個真正有才的人,不是謙虛有加?
好大言者必無實才!
這是孫權一項信奉的用人原則。
何況龐統這么不懂禮數,沒有自知之明,長得還丑?
有了這些成見后,看著龐統那副丑陋的容貌,孫權越來越不喜,遂淡淡說道:
“公且退,待有用公之時,卻來相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