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稅?
世家從來沒有繳稅的習慣,更沒有這個覺悟。
即使向他們征稅,能知道他們的人口幾何?田畝數目?等等被掩藏起來的數據么?
真要這么干了,惹得世家不滿,斷了‘捐獻’,那才是一件麻煩事!
董卓當年,不就是這樣么?
嗯,太遠了,和荊南關系也不大,董卓就不提了,總之,想通過向世家豪門征稅,滿足諸侯所需,完全是不可能的事情。
從那些飯都吃不飽的平民身上收稅?
別逗了!
曹操,袁紹,袁術,孫堅,劉表等等,無不是靠世家‘捐獻’,或者說接濟,才能招兵買馬,成為一地諸侯。
就連織席販履之輩劉玄德,也一樣靠馬販接濟,才能招到第一批人馬。
世家豪門的這種‘無私’幫助,對諸侯們來說,早期自然爽的很,但越往后,帶來的后遺癥卻越大,而且根本沒辦法擺脫!
這,其實就是三國時代的政治格局。
稅收?
不存在的,沒有稅,就算有,也早進世家腰包了!
邢道榮處心積慮的想出類似‘推恩令’的辦法,目的就是瓦解世家老大不掉的后遺癥。
世家可以有,不但要有,以后的歲月,他還會不斷扶持世家。
卻絕不會讓少數世家膨脹起來!
將世家化整為零,以征稅取代‘捐獻’,法制取代人治,這才是邢道榮想要的。
每一個杰出人才,都能建立一個‘世家’,但他之后,家族卻必須分給所有兒女,如‘推恩令’于劉姓王。
這種做法,世家將無法隱瞞人口,無法逃避稅收,更沒有和中央對抗的實力和潛力!
一句話,老老實實為邢道榮打工,高官厚祿都會有,爵位也會有,甚至封地也會有!
但僅限第一代!
后代能不能取得和先輩一樣的地位和尊榮,那就看他們的貢獻了。
三國時代,是一個視榮譽更甚于生命的時代,邢道榮很欣賞這一點。
所以,他打算將這一點保留下來。
怎么做?
首先,有功者必須重賞,官位,權力,榮耀,乃至封地,甚至軍權,他都可以給!
但這些東西,只限本人!
后代也會照顧,卻會逐步減弱,最終消失無痕。
即使后代中出了一個人才,也會另外建立家族,走同樣的路。
這些,就是深藏邢道榮內心的打算!
鼓勵庶出子弟自立門戶,只是第一步。
過幾年,他會強令世家家主死亡后,將家產分給所有子弟,不得只給嫡長子或其他家族繼承人!
家主死后,家族沒有繼承人,只有分家!
當然,這么一來,耕讀世家勢必蕩然無存,耕田倒罷了,詩書傳承卻會面臨巨大的危險。
還有那些平民,佃農,雇農等,也面臨不識字,看不懂書的困境。
不過,后世而來的邢道榮,豈會沒有對策?
一步步來就是了!
飯要一口口吃,步子邁大了容易扯到蛋,邢道榮心中有數。
前世的北極熊和兔子,都想改革。
一個一刀切,直接蹦著硬來,結果舉國崩潰,社會倒退幾十年。
另一個慢悠悠的,局部入手,逐步改變,最后成長為老鷹都贊嘆不已的強壯兔子。
有了這些經驗,邢道榮豈會急著一步到位?
哥不是王莽!
哥前世讀過本科!
PS:3600多字,求個月票!
本想好好寫一下這方面的東西,不過想了想,和本書輕爽風格不符,多數讀者未必愛看,就這么簡單帶過去算了。
社會變革方面,淺嘗輒止即可,后面繼續兵戈鐵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