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何況,中原已經連連戰亂數十年!
“如今,我公孫家,擁有遼西,遼中,遼東三地,橫跨千里,四方蠻夷咸服,正是大有作為之際!”
公孫康躊躇滿志,在書房中一邊踱步一邊想道:
“就是‘神選之人’,軍中也不在少數,若是吾在遼東建國,以‘燕國’自居,卻是如何?”
“不妥!”
想了一會,公孫康皺起眉頭,搖了搖頭,暗道:
“現在還比不上昔日的燕國,再說,曹操勢大,若是全力揮軍而至,怕是不好抵擋!”
“可惜!”
想到這里,公孫康嘆了口氣,喃喃自語道:
“我擁有二十萬大軍,卻無堪比虎豹騎,或并州鐵騎那樣的精銳騎兵訓練法,否則,何愁拿不下幽州?”
若能拿下幽州,得到那里的廣大人口,公孫家的領地,可就真的和昔日燕國一般了,完全可以獨立建國!
“報!”
就在此時,書房外面,傳來親衛的聲音。
“進來!”
收起心中念頭,公孫康雙手負后,看向門外。
“啟稟主公!”
親衛進來,拱手說道:
“府外有一人,自稱昔日公孫瓚后裔,前來拜見主公!”
“公孫瓚后裔?”
公孫康聞言一怔。
雖然都姓公孫,公孫瓚一脈,和他們遼東公孫家,可沒有什么太大關系。
遼東公孫家,發跡起自公孫康之父公孫度,而公孫度,乃遼東襄平人,自幼隨父公孫延遷居于玄菟郡。
公孫瓚呢,則是遼西令支人,家世不凡,祖上出過二千石高官。
至少,數代以內,兩家是沒關系的。
不過,既然都姓公孫,祖上多少也能牽上一點關連,這個時代,尤其重視血脈關系,哪怕十分淡薄,也不好不理。
想了想,公孫康說道:
“將來人領至客廳,吾稍后前去看看!”
“喏!”
親衛告退。
一炷香后。
公孫康來到客廳時,見到了一名二十多歲的精壯漢子,兩廂敘話后,得知其乃公孫瓚幼子,公孫言,字策之。
此人名字,公孫康并未聽聞。
想著好歹都姓公孫,其父公孫瓚,也是一代名將,照顧一番亦無不可,給一個職務安置下來便是。
卻未想,見禮完畢,公孫言卻讓公孫康大吃一驚。
“使君!”
公孫言拱手說道:
“某不才,對家父昔日精騎‘白馬義從’略有研究,愿為使君效犬馬之勞!”
“什么?”
公孫康吃了一驚,問道:
“汝懂昔日伯珪麾下‘白馬義從’之練兵法?”
“雕蟲小技,讓使君見笑了!”
公孫言拱手說道。
“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