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皇……”
李泰從未如此怕過,雖然他沒有抬頭,但是他感覺到了,從前疼愛自己的父皇,他露出了殺心。
這一刻,恐懼充滿了他的腦海,竟然無法自辯。
李世民注視著他,良久,道:“今日,你我父子談談心,也免得你胡亂猜測。”
“立長立嫡,這是規矩,也是禮法。你讀書讀得多,應該知道這些。但你有沒有想過,為何有這條規矩?”
李泰沉默,他飽讀詩書,自然明白,只是他不想說,如果從他口中說出來,那就是明知故犯,罪加一等了。
李世民繼續道:“于公,立長立嫡,社稷穩定。道理很簡單,如果不立長,皇子們就會覺得自己都有機會,皇位的誘惑是巨大的,誰也不會坐以待斃,國家也就亂了。你讀了那么多史書,例子應該看過很多,要是忘了,可以再去翻翻。”
“于私,只有立嫡立長,才能保全更多的人。嫡長繼位,他能容下其他皇子,而反之,哪個繼位能允許廢太子活在世上?”
李世民目光如炬,盯著李泰的表情:“你能做到嗎?”
李泰更不敢回答了,但他止不住地在心里想,如果他當上了皇帝,是否能夠讓他的皇兄活在世上。
答案是不可能。
哪怕他在心里試圖說服自己,答案也是一樣的,不可能。
誰能允許自己的頭上懸一把刀呢?哪怕這把刀,永遠都不會落下來。
“只要嫡長子穩穩當當,不搞得天怒人怨,歷朝歷代都是立嫡立長。當年朕選擇起事,是因為刀斧已經加頸,不反抗就會死!朕是為了自保,是他逼朕的!而且,李建成與太上皇妃子私通,結黨營私,人倫敗壞!他也不配當太子!”
“但即便這樣,朕也是九死而一生!能成功,完全就是命大!朝中百官,九成都不支持朕。直到今天,朕的政令下到地方也是處處掣肘,民間詬病朕的言語從來就沒有斷過!”
“這都是當年那件事的后遺癥!”
李世民看著李泰,問道:“你有信心,做得比朕好嗎?兒子,你有信心,超過你的父皇嗎?”
李泰痛哭道:“兒臣知錯了,螢火之光豈能與皓月爭輝,兒臣怎敢與父皇相提并論!”
“你有這個心思,朕也不怪你。”李世民嘆了一聲,道:“你若沒有三分野心,也不配做朕的兒子。這一點,朕不怪你,但朕要告訴你,識時務者為俊杰,不可為之事,最好不要去做,否則收不了場時,誰也救不了你。”
“言盡于此,兒啊,父皇不想看到你們這一代,也有兄弟鬩墻的事情發生。”
“你也不是你皇兄的對手。”
李世民說罷,拍拍李泰的肩膀,起身離去了。
當李泰回過神的時候,已經看不到李世民的影子了,殿內清清冷冷,就像剛才的一切都是幻覺,從來沒有人來過一樣。
“為什么!”
李泰抹掉臉上不知是汗水還是淚水的東西,壓低著嗓子,嘶聲道:“為什么你這么肯定,我不是他的對手!”
“連試都沒試過,怎么就不是對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