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箓是道教中的一種法術。
亦稱“符字”、“墨箓”、“丹書”。
符箓是符和箓的合稱。
符箓術起源于巫覡,始見于東漢。
《后漢書·方術傳》載:“河南有麹圣卿,善為丹書符,劾厭殺鬼神而使命之。”
符箓術的思想基礎是鬼神信仰,稱其有召神劾鬼、鎮魔降妖之功效者。
符是溝通人與神的秘密法寶,所以不是隨便可以亂畫的,故有所謂“畫符不知竅,反惹鬼神笑;畫符若知竅,驚得鬼神叫”的說法。
畫符儀式的程序畫符有一定程序,決不可以簡單了事、順序顛倒。
從總的方面看,畫符都要設壇行祭禮(尤其是道士),有所謂“總壇式”。
總壇式里的總符咒寫有道士們通常信仰的神祇,如:土地、城隍、東方青帝、南方赤帝、西方白帝、北方黑帝、朱雀大將、玄武大將、黑殺大將……等。
如古代敦煌道士畫符時所設的總壇式圖中的總符咒。
道士們還要造壇,造兩塊天帝的印把子。
這兩印是雕在壇上的,前后都要雕。也有不設“總壇式”或造壇的,如“請仙箕法”等。
請仙箕時,用三盤果子,茶、酒各三盞供于正堂屋的神龕上,或供于臨時設在屋外某個方位,相當于供桌的飯桌上即可。
畫符前,先要凈心——聚精會神,誠心誠意,清除雜念,思想專注。
以及要凈身、凈面、凈手、漱口。
并要預備好水果、米酒、香燭等祭物,還有筆墨、朱砂、黃紙等。
對這些用品,道士先用神咒來敕,以使其具有神威。
同時,畫符的方法成百上千,有的要掐訣存想神靈隨筆而來,有的要步罡踏斗,念動咒語……
就是在鋪紙研墨、運筆等方面都十分考究,其程序之復雜,方法之繁瑣,令初學者頭疼。
但葉閔有了通天箓就不一樣了。
通天箓,是以虛空為基礎,以指尖通天運轉,再以自身為媒介,勾勒天地之力,即可制符萬千!
當然,這對符箓的了解也必不可少的!
在和海波東嬉鬧時,葉閔就開始時不時分神,心思全部鉆入了那一本初級符箓大全中了!
這里面都是關于一些基礎符箓的紋路!
在系統導入下,葉閔對通天箓就有了輕車熟路的水平,再加上尋找了一個名為“飛行符”的符箓……
緊接著,葉閔當即就試著以自身為媒介來牽引天地之力,將這飛劍符的紋路通過通天箓的獨到方式勾勒在虛空中,從而達到虛空制符的能力!
葉閔本以為會失敗的,沒想到卻一下成功了!
在葉閔虛空制符的時候,天地微微黯淡下來,虛空中的飛行符閃閃發光,制作成功后,就化作了一道雪白的飛劍,與葉閔心神相通!
此時一旁的海波東都看呆了,這麻玩意啊?
怎么這亂畫一同的東西還變成了一把劍了?
斗氣大陸不僅沒有佛教,也沒有道教,至于符箓這方面的東西,本土大陸人也不會知曉。
隨即,葉閔輕輕一躍,跳在了這由飛行符化作的飛劍上,扭頭看了一眼海波東,后流光一閃,便飛走了!
“臥槽!還能飛!??”海波東瞪大了雙眼。
“等等!臭小子!等等我!”
隨即海波東立馬斗氣化翼跟了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