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夫根尼、伊戈納吉、康斯坦丁、還是列昂尼德。”
娜塔莎沖著自己老爸翻了一個白眼:“剛下誰說的追尋愛情來著?現在怎么又變了呢?”
尼古拉:“團隊里的這幾個家伙沒有一個好東西,我還不了解他們。”
“如果我說不是你們團隊里面的人呢?”
尼古拉:“娜塔莎別鬧,除了他們你連個交流的人都沒有。”
娜塔莎并不回答他的話,而是小心翼翼的拿出了,許大茂畫的那副畫。
尼古拉疑惑的拿過來一看,雖然他不太懂,但依然能看出這是幅好畫。
娜塔莎:“我感覺他比達芬奇或者焚高更加的有才華,只是可惜他已經結婚了。”
“我要是能和這么有才華的人,談一場戀愛的話。”
“就跟老爸你說的一樣,哪怕它只是短暫的時光,但卻可以成為我一輩子最美好的回憶。”
尼古拉沉默了,他之所以帶著女兒遠遠的來到大夏。
第一、就是逃避俄羅斯的國家現有的情況。
可以一夫多妻,年滿16歲就要生孩子。
用這種瘋狂的制度來快速填充國家戰爭期間損失的人口。
但是戰后的俄羅斯男女嚴重失衡,許多地方甚至出現多名女性爭奪一個男人的事情。
這個時候和俄羅斯交好的大夏留學生出現了。
一下就成了眾多俄羅斯女性追求的目標。
第二、自己帶女兒過來不就是打算讓女兒,在這里找到另一半,還不用和國內的女人搶嗎?
至于情婦不情婦的問題,尼古拉暫時不考慮。
那些在俄國的留學生,有幾個是沒有結婚的呀。
不照樣和自己國家的女人生活在一起嗎。
自己現在最大的優勢就是,最后實在還是不行。
就帶著自己女兒回國,現在女兒不過就是想談戀愛罷了。
看到這里大家先別噴,下面我解釋一下。
當時俄羅斯的情況,全都是正史不是野史。
第一、國家政策
其實在1944年,俄羅斯就看到了人口問題。
于是他們也制定了一項鼓勵生育的制度,《英雄母親》。
母親勛章:生5-6個
光榮母親勛章:生7-9個
最高榮譽是“英雄母親”勛章:生10或10個以上的。
生的越多獎勵越高,國家還會專門給你發放勛章。
其中有一位叫做瓦倫蒂娜-瓦西爾耶娃的女性。
與其丈夫費奧多爾-瓦西爾耶維在40年的時間里生下了69個孩子,其中67個存活。
曾為了俄羅斯歷史上的最功勛卓著的英雄母親。
從而他們這也打破了吉尼斯世界紀錄。
自1944年7月8日設立,1991年11月14日終止,共存在了47年的歷史。
大約有將近四十三萬多名母親得到過這個勛章。
第二、開放男女關系
俄國人本來就很開放,沒有大夏這么濃厚的忠貞關系。
在二戰過后更是厲害,只要男女尚未結婚。
可以隨意他們發生關系。即使是結婚了,國家也不允許過多干涉他們的私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