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曉看了看沒有什么大問題,隨即一股腦的全部發給了張京。
自從去年在硅谷碰面交流過在明珠建立芯片制造廠后,兩人的聯系就沒斷過,最開始張京還比較熱心,但是后來發現不從臺積電挖工程師很難聚起團隊后,前段時間,張京曾經有一陣有過動搖。
但是林曉以自己已經在硅谷招聘了一部分人才,穩住了張京。
而現在納斯達克泡沫的破裂,林曉認為這是說動張京的最好時機。
一方面可以證明自己對于大勢的發展把握,另一方面是米國投資機構現階段投資都相對謹慎。
當然,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面是要招聘人才建立團隊,的確如同自己之前和他提的那樣,有了更大的可能。
對于人才的吸納,林曉并不打算就只為張京那邊,他準備通過硅谷研究院持續招聘自己旗下公司需要的各類人才。
所以,找了個時間,林曉把自己旗下幾個公司的高管都召集起來。
林曉看著會議室里坐著的人,眉頭微微皺起。
這段時間,自己其實一直在注意對于亙古科技這邊技術力量的增強,但是現在亙古科技、亙古網絡、百度三家公司的高管坐在一起,他更加意識到了亙古科技這邊在技術團隊方面的問題。
坐在這個會議室里開會的,亙古科技這邊是楊冠斌、岳元亨和任小文雯,亙古網絡這邊的是陳天喬、小馬哥、章小龍,百度這邊的是李巖鴻、陸建國、王智。
后面兩個公司高層中幾乎都是技術人員,尤其是亙古網絡內,沒有來開會的還有陳達年、張志東、陳崗等好幾個技術達人。
而亙古科技這邊,目前自己倚重的最核心人員當中,也就只有楊冠斌是懂技術的,但是目前也不負責技術,而是負責整個公司的管理和市場。
亙古科技的技術當然還是出色的,在華夏這邊有唐興昌坐鎮,在米國那邊則有研究Gpod的整個團隊。
但是因為唐興昌畢竟還是屬于燕京理工大學的教授,他還承擔著很多的國家項目,所以不能嚴格意義上算是亙古科技的人。
這樣一來,實際上亙古科技華夏這邊一直沒有一個技術領頭人。
這個問題其實林曉之前也已經意識到,前段時間還特意找了王明江以及唐興昌介紹了一些人才,也的確都招聘了好幾個。
不過這些人大都是被林曉單獨的放在了U盤芯片設計部門,他們的技術能力和唐興昌比還是有一定的差距,距離當整亙古科技的技術領頭人,還要差點火候。
這個問題確實已經是迫在眉捷了。
想到這,林曉當即開口說道:“今天召集大家開會,主要就是一件事,商量一下充實技術團隊的事。”
“目前主要就是兩個途徑,一是開展校招,主要是在燕京的這些高校招今年的畢業生;另一方面是在硅谷招聘有工作經驗的工程師。”
“接下來的一周時間,幾個公司都把目前在做的項目都理一理,同時把項目需要充實的人才要求做個梳理,然后統一開展招聘,節約招聘成本。”
會議室的人紛紛的點頭,林曉此時開始一個個叮囑,率先朝著楊冠斌說道:“冠斌總,亙古科技這邊的情況最復雜一些。”
“雖然唐興昌院士還是會不遺余力的支持我們,但是我們還是要盡快物色一名技術領頭人,硅谷研究院那邊的研究成果,要逐步的轉到華夏公司這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