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本健立即笑道:“能夠和兩位這么大氣的人合作,這真是我的榮幸了。”
張京笑著回應說道:“林博,商場有爾虞我詐,但也有精誠合作,林總帶了個好頭。”
三人此時都笑了起來,頗有些忘年交的感覺。
一切商定,林本健先回了一趟寶島,從臺積電辦理離職手續。
因為林本健之前和臺積電的協議里早就有了明確的條款,如果不合適可以單方提出解除協議,同再加上他入職旱本來也不長,所以這一去也非常順利,只是一天的時間他就返回了明珠。
華芯科技之前辦理了工商注冊,但只是提交了相關的資料,還沒有完全的把證辦下來,這時候也便直接的撤回進行變更。
按照三人商定的方案變更后,股東這下就有三方,林本健占股5%,張京占股23.75%,未來投資占股71.25%。
隨即三人又商定了分工和計劃,林曉作為最大出資方,張京和林本健兩人都提議由他任公司的董事長,不過林曉還是拒絕了。
華芯科技這一塊林曉沒有準備自己直接來管理經營,太專業了,他不懂,具體的經營還是由張京來負責,所以他建議還是讓張京來做董事長,張京前一世已經證明了能夠做好這些事。
不過未來投資在將來會安排一個人來公司做董事,代表未來投資說話,人選林曉都想好了,那就是瀾語墨。
金融市場方面,搞完這一波林曉就準備收手,不想一直蹚渾水。
正好這段時間華芯科技屬于項目建設期,應該也沒有太多的事需要林曉這邊參與,等后面項目建得差不多,瀾語墨也就從米國回來了。
而作為公司董事,主要也是參與到公司一些大的決策當中,不用在公司具體負責什么事,即便林曉想要瀾語墨負責未來投資的其它一些工作,也會不耽誤。
于是三人商定,由張京任華芯科技的董事長兼總經理,林本健任公司董事、副總兼技術總監,林曉再安排一人任公司董事。
分工明確,接下來則是要全力推進項目建設,爭取早日建成投產。
因為有李鴻海這邊的大力支持,在華芯科技項目的投資協議中明確了整個工廠由華芯科技提出方案,然后明珠這邊代建,建成交給華芯科技使用,5年后公司再回購廠房。
這樣華芯科技既可以節省出資金來購買設備和投入研發,還有一個好處就是能夠加快進度,明珠這邊出錢基建,華芯科技則是可以全力準備產線方面的事情。
按照林曉三人商定的,是希望華芯科技能夠在一年內正式實現投產。
林曉因為還要回燕京,這邊的事基本上就管不太上了。
張京留在明珠,一邊招人一邊正式啟動項目,他已經有多個芯片制造廠的建設經驗,所以這方面熟門熟路。
時間雖然還是有些緊迫,但是因為張京其實已經把很多事情做在了前面,比如一些設計方案之類的,以及產業布置方案等,都做了初稿的,現在只需要根據地塊的形狀,進行一些微調,所以能夠節省不少時間。
張京留在明珠,目前的主要一個工作就是要和明珠這邊敲定建設方案,然后督促對方加快啟動。
林本健則是負責前往硅谷,組建公司的技術團隊,然后再把技術團隊拉回到明珠來。
這方面林曉之前已經做了些工作,篩選了一批的工程師,但是具體的人還是需要林本健和張京這樣專業的人來把關。
這樣一來,整個項目就算是正式開始了!而林曉的芯片計劃,也算是真正的開始啟航!
就在林曉準備著差不多可以回燕京時,突然接到了董美蘭打來的電話,荷蘭飛利浦公司出售一家公司股份的事……有消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