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雨柱啥也沒說,轉身離開了。
“咦!就這樣走了?!”
楊霞意外的嘀咕著。
她走到桌前,看看那張紙條上的號碼,拿起來一團團成球,直接仍在紙簍里。
不管何雨柱是不是騙子,楊霞也決定不在和何雨柱有任何聯系,免得想起昨晚的事情,讓自己不自在。
另一邊,何雨柱離開酒店,回去的路上越想越郁悶,竟然被楊霞鄙視了,還把他當成騙子,真是叔可忍嬸不可忍!
何雨柱有了迫切的把老康方便面生產出來,揚名全國的想法。
他想做就做,當天就帶著韋應行去了京城,去央視買廣告,為老康方便面做宣傳。
那時候的央視廣告費非常便宜,在黃金時段插播一條廣告只需要五百元,幾乎等于不花錢做廣告。
何雨柱決定展開“老康方便面”的大規模廣告攻勢,選在中央電視臺某部收視率很高的電視劇前的黃金時段播出。
當畫面非常漂亮的“老康師傅”廣告一經推出,立刻打響,各地開始紛紛注目“老康師傅”,掀起一股搶購狂潮。
老百姓的熱情即刻傳染給批發商,甚至一度出現了頂益門前排長隊,批發商提著一麻袋一麻袋錢要訂貨的場面。
為應付供不應求的熱銷局面,頂益不得不投入大量現金至流通領域,同時用提前收來的訂金購入國外的先進機器設備,招收培訓人員。
一個月后,第一碗面出籠。
6個月內,頂益生產線上的工人即從300多人猛增到三四千,將生產線擴大至津門之外的多個城市,“老康師傅”暢銷全國。
一開始韋應行預定一個面粉供應商的策略,頓時應接不暇。
好在現在國內面粉廠家很多,臨時找了幾家,總算把供不應求的局面應付過去。
后來,韋應行還為此向何雨柱作了檢討,何雨柱當即表示不用,他明白自己只是沾了后世眼光的光,比起韋應行這個真正的發展者差遠了。
現在最重要的是禮賢下士,而不是自以為聰明,批評輔佐自己管理公司的人。
韋應行很感激何雨柱,用最快的速度找到了三家大型面粉企業,有他們來供貨,以后發展的規模再大,也不會有供應不利的局面出現了。
何雨柱看了這三家面粉企業的資料,發現其中一家竟然是寧省農墾!頓時心里一動,說道:“正好我要去寧省有事要做,順路去寧省農墾看一看!”
韋應行也沒多想,說道:“好的老板,我這就通知寧省農墾,讓他們做好接待工作!”
何雨柱笑著點頭,要的就是這句話,自然不會阻止了。
兩天后,何雨柱來到寧省農墾示范農場基地參觀,這個示范農場基地所在的縣城的父母官之一正好是楊霞。
陪何雨柱一同參觀的還有寧省農墾的一位副總,農場的場長,縣城的李書記。
李書記消息靈通,知道何雨柱是現在非常有名的老康方便面的大老板,主動找到老同學,也是農場的王場長,希望參與這次陪同,順便希望拉何雨柱在當地投資建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