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這樣在馬得福的支持下,馬得寶開始養殖雙孢菇,沒到兩個月,第一批雙孢菇出產,拉到市場去賣,頓時賣了兩塊五一斤的好價錢。
當天馬得寶就賺了上千塊,隨著一茬一茬的雙孢菇出產,沒用半個月,馬得寶成了名副其實的萬元戶了。
一直在盯著馬德寶的村民們再也忍不住,開始花錢建大棚養殖雙孢菇。
建大棚買原材料等等,大概也需要兩三千塊,有些村民可以拿的出來,但還有一部分人拿不出來。
馬得福把這個情況報上去,還是楊霞想辦法搞來了無息貸款,這才讓村民們有了錢開始建大棚。
到現在玉泉營各個村里基本都把大棚建起來了,雙孢菇也在陸續收獲。
何雨柱暗自點頭,看來自己這個脫水蔬菜工廠建設的正是時候。
可惜他想的不錯,但事實卻超乎意料。
“你說什么?!價格談不攏?!”
何雨柱詫異道,“咱們脫水蔬菜工廠收購雙孢菇是多少錢一斤?!”
韋應行說道:“我讓脫水蔬菜工廠在當地隨行就市,現在是每斤兩塊!”
何雨柱問道:“這個價格對咱們來說是低還是高?!”
韋應行也做了暗示:“按照成本核算,再加上各種形式的考慮,這個價格已經算是最高收購價了,再高對我們運營蘑菇燉雞面不利!”
何雨柱明白韋應行也考慮了楊霞的情況,也就不再說問了,把凌一農找來詢問村民們那邊的情況。
凌一農很了解這件事,告訴何雨柱,以前村民們每斤兩塊五賣出去,現在雙孢菇大量上市,價格降到了兩塊二,村民們想以兩塊二一斤的價格把雙孢菇賣給脫水蔬菜工廠。
工廠廠長不同意,堅決表示他們是大批量收購,有理由享受更好地收購價格,所以兩塊錢不會更改。
村民們不愿意降價,所以寧肯一點點賣給收購雙孢菇的銷售商,也不賣給工廠。
“老板,您看能不能在加點錢,我在幫忙說說,或許村民們就會賣了!”
凌一農問道。
“不可能,這個價格可以說是全國最高了!而且這個價格以后是可以簽合同的,保證村民們養殖雙孢菇不受市場價格的影響,旱澇保收,如果他們連這一點也看不清楚,那他們也活該受到教訓了!”
何雨柱沒跟凌一農說的是這個價格是他分析劇情給出的最好的價格,劇情里雙孢菇最后賣不出去,凌一農去大城市找銷路,最終的銷售價格不過每斤一塊七而已,因為凌一農說的是兩塊一斤,為此凌一農還自己打進去四萬多塊錢。
后來就算吳月娟找了冷鏈航運,價格依然不高,也在每斤一塊七左右。
綜合這些情況,何雨柱覺得兩元一斤收購,已經仁至義盡。
他不是凌一農這樣的老好人,在自己賺錢或者少賺錢的情況下,愿意幫助這些村民,但絕對不會抬高價格,讓自己沒錢賺,甚至虧損來討好這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