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添詫異道:“可以啊,我愿意跟著你,誰也管不著!”
何雨柱雖然暗自高興,但如此突如其來,也是摸不清到底是怎么回事,主動詢問一番,聽著馬添陸陸續續的訴說,終于告明白一件事。
瓊州這邊是有自己的獨特地方特色的,在瓊州,每天茶店里坐著的是清一色的男人,或神侃或打牌。而街上賣魚菜賣甘蔗的卻是女人,在田間勞作的是女人,在海灘上賣貝殼珍珠的是女人,甚至殺豬宰羊的也是女人。
在這里,男人是上天的寵兒,他們常常說:“我們男人應該應酬應酬……”
其實說這話的并不一定是有多大能耐的人,有大部分是連自己也養不活的,更別說養家了。
但他們并不以此為恥,一樣活得瀟灑自如。偶爾有個別有能耐的,能賺錢養家的,那就更是被奉為圣人,這等人物更是有著絕對的優勢可以理直氣壯,能潔身自好者更如麟毛鳳爪。
按照這個邏輯,何雨柱絕對算是圣人了,當然也不是潔身自好者,但更多的女人愿意跟著何雨柱這樣的男人。
原因無他,相比那些在街上賣魚菜賣甘蔗的女人,在田間勞作的女人,在海灘上賣貝殼珍珠的女人,甚至殺豬宰羊的女人,何雨柱能給她們更好的生活體驗。
為此,她們寧愿委屈自己跟著何雨柱這樣的人。
瓊州女人如蒲草般堅韌,男人卻不能如磐石般方且厚。
很多學者還從歷史原因分析瓊州女人性格形成的原因。據說,是因為以前瓊州男人出海很危險,只要能平安歸來,女人就欣喜若狂,難道還不把男人捧若珍寶?
這些歷史原因有它的道理,但社會是發展的。總感覺瓊州男人是被寵壞了,或者可以說瓊州男人沒有修養。難道除了瓊州,別的地方以前就不存在男尊女卑的思想?為什么人家可以隨社會的發展而越來越尊重女性?瓊州卻還在津津樂道于瓊州女人的任勞任怨?
無論是現在,還是后世,有相當一部分瓊州男人,娶了個賢惠的瓊州女人為妻,卻在外面找個“大陸妹”做情人。如果妻子鬧離婚,別人很少去批評男方,卻都讓女人看開點,說男人都是這樣的。其實也真是這樣,瓊州男人很多都這樣,離了又能找到更好的?
瓊州男人的精明之在于,不管他在外面如何不羈,婚是絕對不想離的,任由女人怎么鬧,他都可以擺出一副任怨任罵的“氣度”來。還自夸道:我還是很顧家的,我從來不曾想不要這個家。
他所說的“顧家”就是不會離婚,其實他舍得嗎,舍得這么好的生活待遇嗎?
當然這只是何雨柱感慨,至于馬添是這樣說的:“瓊州男人就像家里的圖騰,既然別人家里都有一個擺著,自家也擺一個吧。哪怕要和別人共享也是需要的……”
總之,她們的人格有歷史原因的約束,到現在依然覺得這樣做理所當然,只要男人對她們有一份好,她們就可以飛蛾撲火,反饋男人全部。
何雨柱清楚了內情,感慨之余,也是暗自欣喜,本來以為拿下馬添還要費一番功夫,更別說以后幾女的和睦相處。
現在看來或許會變得很容易了。
當夜,何雨柱就在馬添這邊留宿了……
可憐馬添剛上了一天班,就請了兩天病假。
何雨柱幫忙請的假,鄰居人事科長老任沒少擠眉弄眼,早就看出何雨柱和馬添關系不尋常,現在算是實錘了,再加上個李國月,看來何雨柱是艷福不淺啊!
何雨柱一看不好,趕緊在香江那邊買了墉記烤鵝的特產,特意送給人事科長老任,才算勉強堵住了老任這張嘴。
現在這件事絕對不能被李家知道,只要立后結了婚,入了洞房,就算李國月知道,頂多大吵大鬧一番也就過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