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注意的是使用的針一定要是細針,越細越好,長度也是越長越好,最好能直接扎到里面的支撐物。
但是扎針的位置需要注意,間隔距離要掌握好,間隔距離過大,會出現豆腐部分位置沒有入味。
間隔距離過短,等到雕刻龍頭的時候,又會出現豆腐的支撐力不夠,直接塌方,使精心雕刻毀于一旦。
用香料調制出的濃湯是純白或者奶白,一定不要加生抽老抽這樣上色的調料,要不然做出來的龍會有一個潔白的身軀,還有一個烏漆嘛黑的腦袋,看上去會十分怪異。
豆腐經過特制的濃湯烹煮入味過后,原本純白的豆腐也有些變色,雖然不是白變黑這么明顯,但是也讓豆腐原本的純白染上了一絲玉色,讓此時的豆腐顯得更加與眾不同。
接下來就是要雕刻龍頭,評價這道菜廚師技藝的高低最主要就看這里。
如果廚師雕刻水平一般,那么雕刻出的龍頭是閉嘴,臉上的花紋樣貌也是一般。
如果廚師雕刻技藝高超,那么雕刻出的龍頭是張著大嘴,嘴中牙齒舌頭一應俱全。
據說此菜的開創者,制作的龍頭惟妙惟肖,不僅是絨毛可見,甚至是龍頭上那一對超長的胡須也是隨風飄揚。
龍頭雕刻完成后,將其與龍軀組合在一起即可,龍頭和龍軀內部都有支撐物,而這兩個支撐物在設計的時候就有卡口,使得龍頭和龍軀可以輕易的連接固定在一起。
只可惜后來還是失去了這道菜的制作方法,并且是遺失了最重要的豆腐制作方法。
制作這道菜的豆腐需要特殊的手段,不僅要讓豆腐保持嫩豆腐的口感,還要豆腐變得更加有韌性,這樣在用豆腐雕刻的時候才不容易散。
燉煮豆腐使其入味的香料濃湯的配方也已經失傳,但是經過幾代人孜孜不倦的研究,也研究出了不少可以讓豆腐入味的方法。
只是使用這些方法后的豆腐,再也展現不出向記載中描寫的那樣,讓豆腐變得玉潤光澤。
而后世很多所謂的玉龍豆腐,基本上采用的都是臥龍甚至龍體直接就是模具。
而龍身體上的鱗片,要不就是寬大厚實完全不成比例,要么就是直接更改食材,不在用豆腐制作。
所以說玉龍豆腐基本上也成為了傳說中的菜肴,很難有人在復刻出來。
林凱想要在艾卡拉斯大陸復刻出這道烹飪,而這道烹飪也是林凱至今為止挑戰難度最大的一道烹飪。
最開始林凱直接選擇研究難度最高的豆腐,因為想要成功復刻這道烹飪,豆腐是避免不了的問題。
怎么能讓豆腐保持滑嫩口感的同時,還要具有一定的韌性。
其實林凱最開始就有了2種思路。
第一種是按照藍星上面的方式,嘗試用各種不同方式制作豆腐,盡力還原古代已經遺失的配方。
第二種方式比較粗暴,不用理會豆腐的材質,直接使用魔法或者使用煉金道具對其塑性,在影響整體口感的前提下,用魔法或者煉金道具將其外形固定。
這種方法簡單粗暴,想要成功相對來說也是比較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