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資深的文物專家來說,那小三萬件老物件的吸引力,簡直無法言喻。
往后的幾天,朱老頭幾乎成天和這些老物件在一起,做著這些老物件的鑒定、分類和儲存工作。
為此,他還把關大爺和破爛候拉來做幫手,三人就吃住在新房子里。
雖說有些老物件已經拜托關大爺掌過眼,只需歸好類,儲存就行。
但是更多的老物件只是在入庫的時候,簡單記錄了一下,并沒有被鑒別真偽,如今它們需要重新鑒定歸類。
這活相當繁瑣,三個老家伙足足干了好幾天,才給弄完。
這天中午,李信拎著酒菜,過來慰問這三個老家伙。
剛進正房堂屋,朱老頭就遞過來一本厚厚的冊子,道:
“你的那些寶貝,我們全部給你鑒定過,并進行分類,儲存,所有東西都記錄在這冊子上。
放心這冊子是我們三個一起編訂的,絕不會出現把你寶貝貪墨的情況。”
“您這話說的,不是讓我害臊嘛。”李信接過冊子,道,“這么好的院子,您都能5000塊便宜賣給我,我還信不過您嘛。”
朱老頭笑道:“親兄弟還得明算賬呢,規范點好,也是為了防止以后分歧的事情出現。”
“行吧,您高興就好!”
對于朱老頭的話,李信也沒反駁。
畢竟以后回收古董,花的可是他的真金白銀,即使再怎么信任朱老頭,他這邊也得有人監督。
不過朱老頭這人有點東西,想不到剛開始,自己就有了這個意識。
厚厚的一本冊子,極有分量,李信好奇地翻到匯總的第一頁,當即臉色一黑。
原本小三萬件的老物件,如今只剩下18256件!?
“三位大爺,我記得明明有小三萬件的寶貝,怎么你們一下給我劃拉掉一萬一千多件啊。”李信叫嚷道。
“還能怎么著,不真唄!”關大爺瞪著李信道,“小兔崽子屁的眼力沒有,看著舊的就往家劃拉,出現假貨不很正常嗎?”
“不會吧,這年頭這些老物件跟破爛似的,怎么也會出現贗品?”李信難以置信道。
朱老頭笑著解釋道:“劃掉的那些說是老物件也沒錯,但他們基本上都是些民國的工藝品或者仿品,我們認為它們價值不大,不值得花精力保養或者修補。
當然那些東西,我們沒扔,被堆在前院的兩間偏房中,你要覺得它們有收藏價值,可以一直把它們存在那。”
好吧,老家伙們見多識廣,看不上民國的工藝品或者仿品正常。
但是李信作為后來人可是知道的,后世許多拍賣會上,民國的老物件可是常客,除了少數獨特的,最多的就是那種工藝品和仿品,賣不了大價錢,但十萬、八萬還是有的。
本著文字再小也是肉的原則,那些東西,李信也不準備扔了,就堆那吧,反正如今地方有的是。
不過這筆投資肯定是血虧。
特么的,一萬一千多件,花費的錢少說有一萬,想想就讓人心疼。
見李信情緒不高,一旁的破爛候安慰道:“你小子就知足吧,你這可還有一萬八千多件真寶貝呢。
好家伙,光書畫就大幾百件,其中名家作品占一半。
瓷器更夸張,一萬三千多件,珍品瓷器有6000來件。
紫檀、黃花梨家具也不少,每一件都價值不菲,你小子愣是弄來了一千多件。
甚至還有上百件的青銅器,有銘文的竟然占一半。
至于的雜項也不得了,全是些玉器、翡翠、金器、寶石等名貴物品,足足有小2000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