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信買的軟臥,已經是如今火車能提供的最好的位置了,像《天下無賊》里老賊黎叔所乘坐的豪華包廂,在我國的鐵路系統并不存在。
即使有,那也得是高級領導人的專列上才提供,至于普通人,就別想了,能坐上軟臥,他已經謝天謝地了。
軟臥的配置還不錯,干凈的床鋪,一個單元四個,一邊兩個分上下,中間是個小桌子,還有個推拉門。
羅煙昨晚沒睡好,一找到位置,李信便安排她在上鋪小憩。
至于小玲玲,又磕上了松子,坐在小桌旁,安靜的很。
安頓好娘倆后,李信便拿出厚厚一沓報紙,仔細看了起來,甚至還做上了筆記。
這些報紙主要是主流的幾大報紙,從改革開放以后到今天,他一期沒落。
記憶中,他也只記得改革開放的大概脈絡,至于具體細節,還得依靠這些報紙的內容提醒與填充。
李信看的都是關于改革開放的報道,看的相當認真,不過改革開放到這會兒,還沒三個月,相關內容并不多。
唯一引起李信注意的是,寶安縣更名為深圳,珠海縣更名為珠海市,屬省轄市建制。
正當李信認真看著報紙時,這單元另外兩個床鋪的乘客也進來了。
一男一女,男的戴著副半框眼鏡,女的長得有些嬌小,三十多歲,應該是對夫妻。
不過如今坐的上軟臥的,都不是簡單的人。
看到來人,李信禮貌地沖兩人點了點頭,那邊倆夫妻回以微笑。
“況且況且況且......”
沒一會兒,火車終于發車,李信放下報紙,撩起窗簾,好奇地向窗外看去。
火車慢慢離開京城,近處的景物一閃而逝,極目遠眺,映入眼簾的建筑愈發的破敗。
看樣子應該進入鄉下了,樓房根本沒有,磚房也少,更多的是那些土胚房,茅草的屋頂,連用瓦的都少。
入目所見,盡是窮困。
李信看的有些糟心,放下簾子,重新看起了報紙。
對面一對夫妻說了一會兒話后,感到有些無聊,男人拍了拍李信,指了指他身邊的報紙,有些不好意思道:
“同志,你這報紙能借給我們看看嗎?”
男人指的那些報紙,李信已經看過,當即點頭笑道:“可以,拿去看吧。”
“謝謝同志!”
說罷,男人拿起報紙,和自己的愛人看了起來。
沒看一會兒,夫妻倆對視一眼,紛紛露出驚奇之色。
倒不是報紙的內容讓他們驚奇,真正讓他們驚奇地是李信報紙上做的筆記。
像在“1978年”之后,李信寫的是“百廢待興”。
“1979年”,寫的是“躍躍欲試”。
“深圳、珠海”,寫的是“出口特區或者經濟特區,招商引資。”
“改革開放”,寫的是“巨龍覺醒,偉大復興”。
......
諸如此類的觀點,李信寫的評價還不少,這會兒看來相當的前衛、大膽,當然對某些人的借鑒意義,非常大。
男人頓時來了興趣,放下報紙,沖李信笑道:“同志,怎么稱呼?”
“我叫李信!”李信微微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