燒鵝店中。
秦虹眼前一亮,看著李信,好奇道:“有什么好辦法?”
李信賣了個關子,笑道:“虹姐,你有報刊界的朋友嗎?”
“我沒有。”秦虹搖了搖頭道,“不過阿雯人脈廣,肯定認識不少,我們可以找她幫忙。她不是最喜歡吃你做的本幫菜嗎,你給她做頓本幫菜就行。”
“那就妥了!”李信不由撫掌一笑。
晚上,李信拿出了全部的廚藝,做了一桌豐盛而又經典的本幫菜,色香味俱全,妥妥的饕餮盛宴。
而且他還親自作陪,自然哄得雯姐眉開眼笑,笑吟吟地就幫他聯系了幾個報刊界的人士。
往后的事情就簡單了,自然請人家寫軟文、登報,把熱度炒起來。
像什么《粵菜第一廚都比不上的燒鵝!》、《龍景軒做夢都想得到的招牌菜!》......
諸如此類,反正就往余師傅和龍景軒身上蹭。
李信名不見經傳,人家不愛看。
但余師傅和龍景軒,一個是粵菜名廚,一個是全港數一數二的粵菜大酒店,有名氣,更有爆點。蹭著這倆的名氣,燒鵝店的熱度必將更上一層樓。
當然要想維持熱度,得要保證事情的話題性。
根本不用余師傅出手,李信主動自污,還讓人寫了詆毀的文章。
有爭議,熱度自然而然就炒了起來,燒鵝店的名氣自然就擴散了出去。
這會兒,香港主要的傳媒方式便是報刊,縱使美食板塊屬于偏僻板塊,但是基數大,受眾自然也就多。
幾篇報道一經發布,話題不斷,熱度自然是居高不下,燒鵝店的名氣自然也給炒了起來。
加上燒鵝店的燒鵝確實是難得的美味,完全可以撐得起暴漲的名氣,生意想不火爆都難。
至于“嘩眾取寵”、“黑心”之類的壞名聲,在李信推出免費品嘗之后,美味無比的燒鵝輕而易舉便把品嘗過燒鵝的食客俘虜。
有著他們的現身說法,問題自然迎刃而解。
余師傅沒有經歷過后世那些“狗屁倒灶”的信息轟炸,怕是做夢也不會想到,自己的詆毀,居然會給燒鵝店的火爆生意助了一大波攻。
只能說某人欺負人老頭見識少,忒不講武德。
自從燒鵝店的生意火爆以后,基本上每天能賣出100——200只燒鵝,幾乎是李信做多少,就能賣出所少。
雖說價格很高,但是一只燒鵝分開賣,百來塊一份,不少老餮咬咬牙,也能買上一份。
等到燒鵝店的生意上了正軌之后,李信便開始著手幫羅煙開服裝店。
這事也簡單。
秦虹跟他合伙開燒鵝店,賺的那叫一個盆滿缽滿,聽說他要開服裝店后,自然是樂呵呵地提供各種便利。
比方說店面,同樣是在彌敦道,離燒鵝店也不遠,百多平,足夠“豪華”,秦虹租給他,也只是象征性地收了點租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