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完劉健對大明國庫收入的描述,秦睿端著茶杯,慢慢說道:“劉公,你看,整個大明的財政收入才2000萬兩,若以《大明律》三十稅一的比例,只要能從6億兩商稅中收取就可以了,是不是?”
“對。”劉健心中算了一下,說道,“但是6億兩,從哪里來6億兩的商稅?整個大明都沒有這么多銀子……”
“劉公,不能這么想。你看我賣給代理商,我交一次稅,代理商賣給買家,再交一次稅;我去買原材料,上游商家還要交一次稅。除去利潤,所有的環節都有稅收可以拿,所以用不了那么多銀子。”秦睿將貨幣乘數用通俗易懂的話解釋給劉健。
“這么說,好像也有道理。”劉健點了點頭說道,“可是,大明現在那么多商家,為什么收得商稅只有這么點呢?”
“這個就不能問我了,要問朝中袞袞諸公,碌碌漢臣了。”秦睿無奈的笑了笑,又開口說道,“不過,這個規矩,范氏集團會立起來,明日起,所有范氏集團上下游合作伙伴會接到通知,凡是不正常繳納商稅者,剔除合作范圍。”
“還有,劉公,你看太子入股的企業都依法納稅了,那些豪商巨賈、王公貴族還有什么情面可以講?”秦睿收起笑容,正色說道,“劉公,此事朝廷要逐步做出規劃,現在邸報中范氏集團自覺交稅的行為大加贊揚,突出商戶繳稅是為國為民之舉。以此形式向地方官府、商會吹風,等大家都認可后,從大到小逐步收稅,但不能允許官府向商戶亂加稅、攤派。我們一步一步的來,時間有的是。鈍刀子割肉而已,讓你難受,但不會讓你死,今天割你一刀,明天給他一刀,習慣就好了。”
“此事須要詳細規劃。”劉健思慮再三,才開口說道。
“理應如此。”秦睿點點頭。
“你剛才說太子以技術入股范氏集團,是什么技術這么值錢?”喝了一口水,劉健放下茶杯,問道。
“發電和電燈,一項足以改變大明歷史進程的技術。”秦睿興奮的說道。
“何為發電?何為電燈?”每次跟秦睿談話,劉健總能聽到許多新的名詞。
“很難解釋,但請劉公想一下,如果有一種東西,在晚上,讓你的房子宛如白晝,你會喜歡嗎?”秦睿無法跟劉健講清楚電的原理,所以只能迂回解釋。
“像點蠟燭一樣嗎?”劉健問道。
“點100根蠟燭都不一定比它亮。”秦睿翻了翻白眼,說道。
“竟然如此神奇!”劉健臉上顯露出吃驚的表情,暗道,“以前也沒見太子殿下搗鼓技術,怎么跟了秦睿之后,就有如此神技?秦睿此人,果然不凡啊。”
“很神奇,前景很廣闊,所以范府和太子簽署合同,太子以此技術入股范氏集團。劉公是否有興趣?”秦睿就是想貪了劉健的錢,雖然不是很多。
“如此神奇的項目,老夫也想加入啊。”劉健苦笑著,指了指自己的書房,說道:“現在劉家家徒四壁,實在是身無余財啊!”
“其實,劉公也不是身無余財。”秦睿笑了笑,說道:“劉公心里清楚,此次招商大會純露與香水的收入,算下來,劉公現在應該也算是腰纏十萬貫的人物了。”
“竟有如此之多?”劉健只是聽劉杰講了招商大會的過程與總收入,并沒有深入了解具體數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