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公子,您真是貴人多忘事啊。”韓勇一臉郁悶的說道,“你去年逢年過節、結婚喜慶就發糧,前前后后就發了將近30萬石。”
秦睿一拍腦袋,才想起來了,秦睿為了彌補心理上的虧欠,就用各種名義給礦工、流民發糧食。秦睿結個婚都一人發了兩石糧食,號稱“東主有喜,開倉發糧”。為什么秦睿這么大方?60萬石糧食是朝廷送的,他就付出了1500個暖棚而已,對外號稱耗資150萬兩,滿打滿算秦睿支出不超過5萬兩。這么便宜的糧食,秦睿才不會珍惜呢,結果現在被無情的打臉。
秦睿低頭仔細的考慮了一下,大明到處都是天災,再從百姓口里奪吃的,怎么能忍心?大明不行就只能從外面運了,外面首選就是東南亞了,安南、真臘、暹羅、占城這都是產糧大戶啊,那里的大米便宜啊,跟不要錢似的,得想辦法從外面運糧,不能等啊。
“韓兄,庫存的糧食還能撐多少天?”秦睿開口問道。
“最多不超過半月。”韓勇略微一思索,開口說道。
半個月,就算開馬不停蹄海外也運不來啊。秦睿有點胸悶,只好開口說道,“行,我來想辦法。”
韓勇點了點頭,便想起身告辭。
“韓兄,有一件事我想與你商量一下,聽聽你的意見。”秦睿開口說道。
“秦公子請講。”韓勇又坐回凳子上。
“韓兄,你說如果我們將大棚技術推廣出去如何?”秦睿開口說道。
“秦公子是什么意思?”韓勇開口問道,“向誰推廣?”
“如果向百姓推廣能不能行得通?”秦睿稍微一遲疑,開口說道。
“公子,心中不是有答案了嗎?何故有此問?”韓勇聽出了秦睿的猶豫,慢慢說道。
秦睿心中也在彷徨,現在推暖房,玻璃價格沒下來,如果有人建起來暖房,就怕有人破壞,而且如果以貸款形式底價給普通農戶,他們順手就能拆掉暖棚沖擊玻璃市場。
有時候仁慈也是一種破壞。
“明白了,韓兄。”秦睿最終下定了決心。
韓勇走后,秦睿立即寫信給劉健,讓劉健幫忙說服弘治皇帝,允許范家在海外采購一部分糧食。同時希望朝廷暫時借自己50萬擔糧食,等海外糧食到達天津后,范家會連本帶利規劃。
很快得到了劉健的回信,弘治皇帝同意了,同時邀請秦睿去京城商談要事。
秦睿接到回信后,立即跟范玄成商量,通過南方區代理商聯系大明水師,請大明水師派幾艘福船到交趾或者占城購買糧食,越多越好。送水師負責人2萬兩銀子,米當然是以玻璃、香水來換啦,出銀子是不可能的。
安排好之后,秦睿帶上范子佩、蓮兒,就出發去了京城。
去了工部才知道要承包河南布政司的黃河防汛堤建設,工部統計出黃河在河南容易決口地方約200里,預算1200萬兩,分三年完成。
這種事情在秦睿眼里,妥妥的暴利啊。憑空還有這么好的事情?難以置信啊!
但是在聽了工部的條件之后,就徹底傻眼了,不給錢,給寶鈔。
秦睿有點想砍人的感覺,寶鈔有個屁用,這年頭,寶鈔濫發,已經跟廁紙差不多了。
堅決不答應,秦睿提出以糧、絲、綿等實物,按照市面價格沖抵款項,5成糧食、3成絲、2成棉,同時秦睿提出請內閣允許范氏集團將織成的布料銷售到海外。
經內閣討論,同意了秦睿的要求,雖然大明實行海禁,片帆不得下海,但也得看誰。畢竟太子還是范氏集團的大股東,有這棵大樹,開開口子是沒什么問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