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夜,林府丫鬟仆人張羅了一桌好菜。
林如海一個人在書房呆了好一些時間,還沒緩過神來。
忠順王世子要隨玉兒去賈府居住?
這都是什么事,林如海頭也大了,人更是憔悴。而早在三個月前,已經收到了賈府的來信,說是讓賈璉下揚州來接黛玉上京散心。
按時間,估計也就這幾日就到了,凡心事本就諸多,原也打算讓玉兒去他外祖母那散心,他好專心用剩余的日子為陛下效力。
半途殺出來的忠順王世子,實在讓他心靜不下來。
帶著憂慮,林如海走至內廳,見李謹已經坐在邊上品茶,長嘆一聲。收入愁苦在腹中,臉上帶著和煦笑容上前因問:“賢侄,住的可好,若是有不妥之處,只管使丫鬟去辦,且當是自家一樣,萬不可拘束了。”
“有勞姑丈心細了,我可是真當自個兒家一樣自在。”
林如海苦笑一聲,這時丫鬟們已經陸陸續續端著菜來,門口一個穿紅掛綠的丫鬟打開簾子笑道:“小姐來了。”
李謹眼神一亮,忙往門口簾子一探,只見一可人兒,搖搖而來。手里端著一蒲扇,半遮玉面。腳步輕盈,踏著小蓮步行來,朝林如海輕輕彎膝一禮,又拿小眼神偷偷撇了一眼李謹,忙抽回眼神,臉上緋紅一片。
“玉兒,見過你表哥,這乃是幼年最疼愛你的雨柔小娘的侄兒。”
“見過表哥。”黛玉又小步走到李謹面前,行了一禮方在桌邊椅子上輕輕一坐。
“見過表妹!”李謹淡淡一句,收回眼光,說實在的。的確是美的不可方物,病如西子勝三分,那一雙天生憂愁的眉眼更是惹人憐惜。只是黛玉目前才十一歲,縱然是在漂亮,也還沒完全長開。
不過古代十一歲,不能拿現代年齡來比。
李謹其實內心很激動、畢竟前世她很喜歡林黛玉、薛寶釵、探春如今見了活生生的人物,又怎會沒點反應。表面不動聲色,淡然回了一聲就坐在一邊。后林如海也坐下,丫鬟們擺碗筷,退避在一邊。
又有一些丫鬟準備好了飯后凈手所需的東西。
一大桌子就只有三人用餐,可見平常只有林家父女兩人。
真冷清,一想賈府里多少姐妹兄弟一處。歡聲笑語,與林家這子嗣單薄的情景形成了鮮明對比。
由于林家,家教甚嚴,吃飯之間不曾聽聞黛玉說話。只能見她輕嚼細咽,不發出一絲動靜。只吃了半盅,已經停下碗筷。乖巧坐在一邊,低著頭不語。
沒有林如海的吩咐,黛玉段不敢離席面。
半響,林如海嘆氣道:“如何,如今你母親去了,為父京物繁忙,照顧你難免分心。正欲送你去外祖母那里散心,你璉二哥也正前來,到時就隨著一道去吧…不必掛念我。
你自小體弱多病,身邊又無個兄弟姐妹在身,去了你外祖母那邊,我且放心。況且如今,你遠房的表哥明年正好參加,京城朝廷開的武舉恩科,你兄妹兩人一同上路,且有個照應。”
黛玉聽聞,眼淚已經滾滾而下,在一邊小聲嗚咽著,手里的帕子捏在手中,絞了又絞。
半響黛玉銀牙輕咬,用手帕抹了淚珠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