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謹搖手笑道:“倒不是,只是我聽聞他有一個妹子,長的不錯。而薛蟠這人又是個標準紈绔子弟,你且盯著他。
要不了多久這小子就要惹出事來,你只管先用六扇門身份,拿他入獄,好生用家伙伺候伺候他。他若因為搶民女,丫鬟,你只命人把搶來女子送回薛家,允了他妹子。”
張彪先是不懂,后來又聽什么搶丫鬟,薛蟠妹子。心里又猜了一個大概,原來世子看上人妹子。想拿薛蟠的不是。
可這跟薛蟠搶丫鬟有什么關系?
世子又怎么知道,薛蟠最近定會惹事?馮淵又是誰!張彪不會多問,只管辦事就行。
后來,張彪的確把事辦成,卻出了一點小意外。這小子居然見那香菱生的好看,惡言對薛蟠說:
這丫頭生的好,我們世子爺是個愛美的,等爺從北羌國回來收了當個丫鬟使。現在暫時留在你家,放你妹子身邊使喚。記著,這是世子的人,你若敢打主意,小心你的狗頭。
那薛蟠嚇得大哭,被關在金陵牢房里,先還囂張跋扈自報家門。被鞭子伺候幾個時辰就老實起來,成了病貓。
等張彪走了,薛蟠給了牢頭一點好處,才從牢頭口中得知撞見自己打死人的是六扇門的人。而不巧是,這官爺還是忠順王府的。
那六扇門不歸當地各官管轄,是皇帝直隸機構。
薛家尋了不少門路,也沒把薛蟠贖出。薛姨媽整日以淚洗面,寶釵忙讓媽,寫信給京城榮國府,還有舅舅王子騰。
且說這面,李謹已經乘轎進了宮。
不用露面,只在轎中把懷里的御扇讓人拿去,就直接放行進了去,還沒見皇帝。
就被昭華殿那邊太上皇的人招了去。
太上皇今年六十好幾,一頭白發蒼蒼,身形較瘦弱。精神卻是極好,喜歡在宮殿院里和老太監對弈。
拋開其他因素,這其實是一個對孫輩非常慈愛的老爺子。
皇家最是無情,對孫子喜歡,不代表對兒子喜愛。特別是,自己兩個兒子逼著自己立新太子,后又逼宮登基。
這里說的便是新皇帝(二皇子)和忠順王(三皇子)。
這皇家舊聞怎么說,其實就是廢太子因為敗德敗倫,搞了太上皇(當初的皇帝)的一個妃子,而太上皇幾個兒子中,最喜歡親手教養長大的廢太子,本想責罵掩蓋。
卻被二皇子,三皇子舉報,礙于皇家顏面,事情嚴重。和二三皇子緊緊相逼,太上皇只能當著滿朝文武廢除太子。
事后,又以無太子,國不穩。父皇年邁成病之類理由,逼著太上皇退位給了二皇子。
手心手背都是肉,太上皇雖然懷恨在心,終究是血肉骨親。乃至今無法原諒,遲遲不肯還政還權。榮養在宮中,頤養天年。
至于廢太子,被關幾年,受不了失寵后已經瘋了。太子府也早成了荒府,女眷隨太子去的去,散的散。
無人過問
而在孝道上,新皇和忠順王沒有逾越,仍然好生供養著,事事聽從太上皇三分意見。
這一段復雜的皇家私事,李謹不必談及,只當孫子去看望祖父。而也不牽連他,畢竟當時的朝變,他年歲小又被送往了北羌國。
太上皇當年也是極寵愛這孫子,就因李謹有太上皇當年年輕時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