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船只再次啟航,茳面的風越來越大,大光頭縮了縮腦袋,鬼鬼祟祟的靠向左重壓低聲音問道。
“會長,聽說前幾天您讓總務給東京撥去了一筆款子,是不是想從日本人手里將蔡站長贖回來”
一幫子特務待在一起,情報機關內自然沒有秘密可言,歸有光也算是軍統中層,知道總務處的動態不算奇怪,可這個猜測未免有些離奇了。
贖回來
跟誰贖,日本天蝗嗎。
聽到如此離譜的問題,左重一口氣沒喘上來差點嗆死,好不容易喘勻了氣后狠狠瞪了大光頭一眼,接著目視遠方不再說話。
一個半小時很快過去,客輪煙囪冒著濃濃的黑煙,轟鳴著停在安慶的內河二號碼頭,船還沒有靠岸,全副武裝的日本憲兵便將碼頭圍了個嚴嚴實實。
左重來到舷梯排隊,余光瞟過旁邊的內河一號碼頭,遠遠看到兩艘日本海軍內河炮艇停在港口,桅桿處的旭┴日旗高高飄揚。
再看岸邊,從一號碼頭直至安慶南門之間設有數道鐵絲網,內部沒有一座民房的一個行人,應該是被劃為了鬼子的海軍駐地。
這些情況與左重看過的日本安慶駐軍的情報相符,說明安慶站先前傳回的情報可信度很高,也代表著營救行動的難度變得更高了。
蔡圣初在安慶只是初步審訊,遲早要被押往金陵或者滬上,而陸上運輸不安全,安慶機場又沒有修復完畢,日本人只能利用水路送人。
他們想要營救對方,要么在憲兵隊到碼頭之間動手,要么從船上想辦法,如果選擇后者,碼頭里那兩艘炮艇就成了最大的攔路虎。
中日開戰之前,針對民國南方水網密集的特點,日本海軍專門研發生產了這款中小型炮艇,用于內河的常態化巡邏和低烈度戰斗。
別看排水量只有25噸多一點,但其裝備了一門80毫米迫擊炮和重機槍,火力在長茳上絕對夠用,沒有重型武器根本對付不了。
看來營救計劃的第一步要盡快實施了,左重如是想到,接著隱蔽地收回目光跟隨隊伍走下客輪,立刻被兩個憲兵擋住了去路。
其中一人目光警惕,手扶著腰間的南部手槍,另一個少尉示意他出示證件并開始盤問。
“姓名”
“南佳一郎。”
“閣下是日本人”
“哈依,大阪人。”
“職業”
“商業會社會長。”
“什么時間來的民國,準備去什么地方”
“一個月前從津門登岸,在華北旅行了多日,這次從豫省轉道茳城來安慶,準備稍事休整后前往滬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