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你一個忠告,永遠不要讓自己的家人陷入到危險之中。”
修斯神色不斷變幻,最后對著妻子喊了聲沒關系,放棄了呼救和反抗,就像對方說的那樣,他不能將家人牽扯進來。
“很好,我們有個不錯的開始,不是嗎。”
來人輕笑夸獎,隱藏在陰影中的身體端坐在沙發上,手中舉著一支看不見型號的手槍,等到修斯恢復冷靜后對方說出了此行的目的。
“我需要紅山油庫的所有數據,這對一個曾以第一名的成績在普林斯頓大學建筑系畢業,又剛剛去過油庫的人來說不是一件難事,對嗎。”
修斯聽到這里恍然大悟,同時心中一松。
如果是幾天之前,作為一個愛國者,他絕不會告訴對方關于紅山油庫的情報,可現在,想到oni的威脅和屈辱,來自心底的怨憤驅使他說出了知道的事情。
其實,顛┴覆一個人的認知或者一個政權,沒有想象的那么困難和復雜。
第一步,破壞人們對媒體的信任。
于是他們開始懷疑真相的本質,即使“真相”是經過精心編造的謊言。
第二步,分化社會派系。
當所有人不再視對方為人類時,權威、法律、道德就不再是行動的障礙。
第三步,邊緣化專家。
如果人們開始不相信專家、學者,他們就會變得好操縱。
是不是有點眼熟
oni的后輩們正是憑借三板斧推翻了無數個敵對國家,左重現在也是活學活用,幫美國人提前預習一下。
他和修斯兩人一個說,一個記,徹底揭開了紅山油庫的神秘面紗。
修斯甚至主動了油庫的薄弱位置,以建筑專家的身份預計了需要多少炸藥才能炸開油庫上方的掩蓋土層,用量精確到了克,不愧是普林斯頓的高材生。
面對如此配合的目標,左重寫下最后一行字,把記錄扔給對方簽名,心里暗暗感謝oni的“付出”。
若不是oni的一番神操作,他利用民眾向美軍施加壓力,渾水摸魚獲取情報的計劃不會這么順利,oni的指揮官真是個好人哪。
在太平洋艦隊高層、市民和媒體的壓力下,這個對手昏招疊出,幾乎是在按他的“指揮”在行動,一點意外都沒有出。
可惜了,要不是時機不對,左重真想請對方好好喝一杯。
另一邊,修斯沒有猶豫,在口供上簽了名字,聽從來人的命令閉上眼睛,雙手放在桌面上倒數三十個數。
待其再次睜眼,沙發上已然沒有了人影,只有窗簾隨風飄動,仿佛剛剛只是做了一場夢。
修斯癱軟在椅子上,楞了一會出門呼喊妻子收拾行李,本土的工作機會很少,但菲律賓正缺乏有經驗的建筑師,他們可以去那里開始新的生活。
報紙上不止一次報道,麥克阿瑟總督的甲米地要塞非常牢固,必須用一百萬人攻打一百年,才有攻破的可能。
一年多后,行走在巴丹熱帶雨林中的修斯無比后悔自己的這個決定,不過相比起瓦胡島發生的某些事情,菲律賓或許是個不錯的選擇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