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3個條例的頒行,是果黨實行新聞管理制度的開始,其目的是為了杜絕一切不利于果黨統┴治的宣傳,標志著果黨新聞檢查制度的初步確立。
民國十八年,果黨中執委以上面3個條例為基礎,又通過了專門的《印刷品審┴查條例》。
條例明確規定海內外之所有報紙及通訊稿在內的7類宣傳品,均須接受中央黨部及各級黨部宣傳部的審┴查。
到了民國二十一年,果黨進一步將出版后審┴查制度改為出版前檢查制度,還先后在滬上、金陵、江城等重要城市設立了新聞檢查所,由當地黨、政、軍三方機構派員組成。
不久,國府把這一制度推廣到圖書雜志,抗戰爆發后,鑒于“戰時狀態”,果黨更是名正言順地頒發了一系列戰時新聞檢查法令。
所以說,那些人哪來的臉說果黨有“新聞自┴由”,難道就因為報紙上可以公開罵某人嗎?
那是因為果黨在基層的執行力太過感人,不是他們不想管,而是管不了,尤其是位于租界的私人報社,新聞檢查所之類的機構鞭長莫及。
心里想著,左重嘴上詢問老戴,這一次的新聞管制要做到什么地步,是否要對敏┴感人員實行秘密監視或者制裁。
所謂敏┴感人員,是指同情地下黨,贊成合作抗日的知名人士,里面不僅有無黨┴派人員,還有果黨成員。
戴春峰對左重的斗爭敏┴感性甚覺滿意,仔細想了想后表示先盯住報社,人就不要動了,以免節外生枝。
畢竟皖省的事一出,全國的目光都會集中到山城,萬一事情鬧大,軍統會成為眾矢之的。
左重聽完頷首贊同,小聲問了個問題:“老師,您真的認為僅靠新聞管┴制就能堵住地下黨的嘴巴嗎?”
戴春峰皺了皺眉頭,他自然知道不可能,新聞管┴制又不是第一次了,可哪次起過作用,地下黨絕不是那么好對付的。
老戴看了左重一眼,沉聲反問:“慎終,有什么話就直說吧,你我師徒應當知無不言言無不盡才對。”
“好的,老師。”左重恭敬回道:“學生認為,監督編排、印刷不是個好差事,我們要做好消息泄露的準備,此次任務就讓新聞檢查所和中統打頭陣,咱們坐山觀虎斗。”
戴春峰琢磨了下沒有反對,有了配合前線的功勞,軍統足以向領袖交差,沒必要再冒險。
只是中統算哪門子老虎,喪家之犬還差不多。
想罷,戴春峰說起了一件更重要的事:“西北辦事處那位前兩天去了黃山官邸,對方竟然掌握了此次圍剿的全部情報。
委座震怒,要求作戰結束后針對內部展開調查,考慮到與會的人員數量多、級別高,領袖特意點了你的將。
慎終啊,這件案子你要用心辦,一定要把地下黨的鼴鼠都挖出來,杜絕情報泄露之事再次發生。
我聽聞,會議當天晚上,有異己份子強行闖進了西北辦事處,最后還給跑了,氣焰極其囂張,中統的人真是一幫廢┴物,我看不妨順著這條線往下查一查。”
說到這,老戴想到了某人下令時惱羞成怒的樣子,表情變得嚴肅,事無巨細地布置了一番,聽得左重連連點頭。
師徒二人低聲商議了半個小時,左重帶著鄔春陽和宋明浩離開了總部,前往報紙雜志最多的民生路,與新聞檢查所、中統派員匯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