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來過一次的古琦跟左重一一介紹每條走廊的布局和作用,當說到主持盤尼西林研發工作的弗萊明正在某間實驗室時,左重打斷了他,自己一個人去見了對方。
古琦站在門外,透過堅固的鐵門隱約聽到爭吵聲,有人在用英文大喊這不可能,但爭吵很快結束。
“嘎吱”
鐵門再次打開,左重走出實驗室,在臨出門的那一刻,他回頭對一名滿臉氣憤的白人說道。
“亞歷山大,科學確實沒有國界,可科學家有,你也不想看到你的家鄉被德國人占領吧,請盡快完成我的任務。”
“可這需要時間!”
“時間,我可以給你爭取,還有問題嗎?”
白人沉默了,左重關上鐵門對古琦說了句走,兩人大步走向電梯返回地面,他們擅長的是殺人,專業的事情自然要交給專業的人處理。
“副座”
電梯上,古琦張開嘴想要說什么,左重抬手阻止了他:“老古,我知道你有很多問題,但現在不行。”
還沒有確定的事情,左重不想多說,如今只能寄希望于實驗室里的那些研究人員有真材實料,否則軍統只能大開殺戒了。
另一邊,克雷姆頓區一棟德式建筑內,穆赫召集手下開始布置任務,內容與左重的推測完全一致。
偵查、兵力部署、演練,所有步驟一板一眼,標準得如同柏林軍事學院的畢業論文,你找不出任何缺點,同樣也找不出任何亮點。
這種結硬寨,打呆仗的作戰方式放在常規作戰中沒問題,可在情報作戰中問題就大了。
常規作戰和情報作戰有著本質區別,目標與性質,對抗方式,信息處理的復雜性大相徑庭,而區別最大的就是時間。
常規作戰時,時間通常與戰斗的節奏、推進和決策速度相關,重點是如何快速、有效地擊敗敵人。
情報作戰中時間則是動態的,某些情報可能需要長時間的積累和分析才能顯現價值,急于求成的常規作戰思維可能導致暴露或者錯誤決策。
所以,當鄔春陽在盤尼西林工廠附近布下天羅地網后,當晚就發現了一群鬼鬼祟祟的白人,并且順藤摸瓜找到了對方的臨時據點,也摸清了對方的活動規律。
經過一天觀察,鄔春陽找到左重匯報了監視結果:“副座,德國人一共有三處監視點,一處集結點,監視點六個小時換一班,每班三人,集結點十二小時換一班,每班六人。”
或許德國人在其它地方還有布置,但工廠周邊的人員已經全部進入了軍統視線。
左重對鄔春陽工作表示滿意的同時,也提出了更為細致的要求,比如查出德國人的武器配置,為必要時候切斷監視點、集結點與外界的聯絡做好準備等等。
執行情報行動如同操控一臺精密的機器,細節就等于互相嚙合的齒輪,一個地方出了差錯,機器就會出問題,那是要死人的。
鄔春陽知道副局長的作風,對于這些問題早有預料,當即事無巨細地說了起來,聽得左重連連點頭。
時間一晃又過了數天,這天上午,蟄伏數日的德國特工突然出動,目標是墨爾本的一家小型工廠。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