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輛五十鈴牌九四式卡車在泥濘中艱難前行,除了頭尾,中間的四輛卡車都裝載著沉重的貨物,兩道深深的車轍一直延伸至十幾里外的三道溝子金礦。
“八嘎,加快速度,絕不能錯過列車。”
頭車上,一個胖子大聲催促司機,此人穿著一件沒有標識的日本陸軍軍裝,額頭急的滿是汗珠。
司機轉動方向盤,嘟嘟囔囔抱怨道:“課長,路面情況太糟糕了,帝國真該在這里建造一條硬化公路,否則每次運輸我們都會有遲到的風險。”
胖子看看手表,抬起頭厲聲呵斥:“閉嘴,你的任務是準時將黃金送到王崗火車站,明白嗎?”
“哈依。”
司機看著前方路面,回答的很是敷衍,但腳下還是將油門踩到了底,卡車一點點加快了速度。
兩人身后的車廂內,十幾名全副武裝的士兵分坐兩側,與普通日軍陸軍士兵不同,這些士兵都佩戴著寫有“采金株式會社”的白色袖標。
采金株式會社成立于1933年,是日本人掠奪東北資源的專業機構,類似的機構還有“滿洲礦業會社”,“滿洲礦山會社”和“采金事業調查部”。
這些機構以殺雞取卵的方式,大肆偷采礦產,據林傅一郎傳回的大藏省情報顯示,僅1936年一年,日本人就向本土運回了3976公斤黃金。
為了防止抗聯和其它抗日組織搶奪,采金株式會社下轄的礦山,每隔半個月向新京運送一次黃金,每次運輸的重量少則幾十斤,多則上百斤。
如此龐大的財富,自然引起了無數人的覬覦,不時有人偷襲黃金運輸車隊,但一次都沒有成功過。
首先,礦場的警衛全是來自關東軍的精銳,普通綹子根本不是對手,而且一旦車隊遇襲,周圍的日軍會以最快速度支援,所以綹子們只能看著這塊肥肉流口水。
這種情況下,三道溝子金礦的車隊已經很久沒有遇到危險,故而不管是警衛還是負責押送的管理人員,全都放松了警惕。
在他們看來,這是世界上最簡單的任務——將黃金送上專運列車,坐車返回礦場,如此而已。唯一需要注意的就是不能錯過列車。
也許是等的心急,頭車上的胖鬼子往嘴里塞了根煙,一只手打著火機,另一只手擋住寒風,低頭準備點煙。
司機咽了咽口水,壯著膽子想要跟對方要根香煙,可剛要開口,就聽到遠處砰的一聲。
一團血霧從身體一側飛濺而出,瞬間把司機的半邊臉染成了紅色,司機踩下剎車轉過頭,這才看到課長先生的腦袋只剩下三分之二。
“敵襲!”
車廂里的警衛發出聲嘶力竭的吼叫,喊完立刻翻出車外,以車輛作為掩體向槍聲傳來方向開槍還擊。
司機愣了幾秒,哆嗦著試圖下車,一枚子彈穿過車窗玻璃,將其打死在座位上。
隨著更多槍聲響起,發動機艙和車輪先后被命中,卡車完全失去了動力,將狹窄的土路堵得嚴嚴實實。
與此同時,尾部的卡車以及司機也遭到了致命打擊,四輛運輸車被堵在了中間。
警衛們知道這是碰到了精心策劃的襲擊,單靠車隊本身無法脫困,于是一邊反擊,一邊利用隨身攜帶的無線電臺向礦場和周邊日軍求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