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d6又叫木箱地雷,成本低廉,容易制造,在低溫環境下擁有極其出色的可靠性,使用壓力式引信,踩踏即引爆,觸發壓力為510公斤。
雖然不明白日本人為什么要用紅俄人的地雷,但小特務不敢大意,他慢慢拔出匕首撬開木箱,先是拆除了內部引信,然后又將地面恢復平整,繼續向著鐵絲網推進。
一個多小時過去,一條半米寬的前進通道被成功開辟,小特務順利來到了鐵絲網下方,呼嘯而來的風雪掩蓋了所有的爬行和排雷痕跡。
遠處,呱唧呱唧的軍靴聲又一次接近,小特務一動不動地趴在雪地里,巡邏的日本警衛毫無察覺,大步離開。
確定日本人走遠,另一個小特務沿著通道爬到前者身旁,配合其進行破障,順便檢驗地雷的清理效果。
這么做風險很大,可行動人員沒有時間去二次排雷,而且若是大部隊行進到一半地雷再爆炸,他們的損失將會更嚴重。
歸有光死死盯著第二個小特務,緊張的額頭滿是汗珠,當看到對方成功通過雷區,他長長松了口氣,陳明和吳景忠同樣如釋重負。
隨行的綹子不明白其中的風險,金大棒子等得心急,甚至還想點燃煙袋抽上兩口,幸虧被吳景忠及時阻止。
在眾人或擔心,或振奮的目光中,按照果軍在步兵破障方面的經驗,兩名小特務挑選了一段位于凹坑且靠近支撐柱的鐵絲網作為破障位置。
確定了鐵絲網沒有通電以及安裝警鈴,第一名小特務掏出棉布裹住最底層的鐵絲,雙手向上提起鐵絲,方便同伴接下來的操作。
另一個小特務見狀用剪鉗在鐵絲上留下深深的剪切痕跡,但沒有剪斷,而是來回彎折切口直到鐵絲折斷,整個過程異常安靜。
兩人上述動作只有一個目的,降低切斷鐵絲網時發出的聲響,行動進行到這一步,王崗機場已經對軍統敞開了大門。
“五人一組,行動!”
歸有光輕聲下令,綹子和特務分批進入了破口,陳明則悄悄消失在風雪中,屬于他的任務到此結束。
值得一提的是,行動人員通過鐵絲網的姿勢有點奇特,眾人都是頭部率先穿過破口,同時足跟用力推動身體向前移動。
這種別扭的姿勢可以使身體盡量貼近地面,最大程度降低暴露面積,減少被發現和被攻擊的幾率。
諸如此類的小細節,看似不起眼卻非常重要,全是前線將士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經驗。
待行動隊伍全部進入了機場,歸有光擰緊破口,單膝跪地做了個手勢,幾個小特務端起沖鋒槍,貓腰朝著停機坪和營房搜索前進。
走了幾分鐘,眾人來到了停機坪周圍,鐵絲網再次出現,鐵絲網里面正是軍統此行的目標,六架日本海軍新型戰斗機。
明亮的探照燈將周遭照得猶如白晝,停機坪內一覽無余,幾個日本哨兵縮著腦袋站在戰斗機下方,驅寒全靠跺腳。
望著近在眼前的飛機,高上校兩眼冒光,不過他沒有輕舉妄動,靜靜等待下一步的指令。
歸有光擼起袖子瞄了眼夜光手表,抬手拍了拍一名手下的肩膀,對方立刻帶著幾個小特務爬向飛機,高上校也留在了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