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委案”地下黨俘虜抵渝之后,山城似乎一下子安靜下來,前線的中日兩國軍隊也陷入了膠著狀態,國際社會卻是風云突變。n
首先,美國對日本本土進行了首次空襲,16架b-25轟炸機從“黃蜂號”航空母艦強行起飛,對東京等城市進行了轟炸。n
由于航程問題,完成轟炸后這16架飛機無法返回航母,美軍原計劃讓它們在浙西山區迫降,因為當地還有機場處于果軍的控制中。n
但梅樂斯想到美軍和軍統在晉察冀邊區修建的臨時機場,認為此地更加適合轟炸機降落,便上報華盛頓要求更改計劃。n
最終,除了一架因為迷航,又恰巧攜帶了紅俄地圖的b25降落在符拉迪沃斯托克1,剩下的15架飛機全在晉察冀著陸,機上的75名飛行員通過陸路方式順利脫險。n
為了營救、掩護美軍飛行員,晉察冀邊區軍民舍生忘死,付出了巨大的傷亡,隨后發生的一件事,更是給美國人留下了深刻印象。n
地下黨僅用了一個晚上的時間,便將15架轟炸機上的重要設備、武器徹底拆除,聞訊而來的華北日軍只獲得了一堆空殼。n
此事讓美軍開始重視與邊區的合作,駐邊區觀察組就此誕生,某人知道后非常惱火,可面對金主的要求只能無奈同意。n
其次,美國和日本在珊瑚海爆發了第一次完全由航空母艦主導的海戰。n
戰前,梅樂斯向海軍提交了日本海軍新式戰斗機的測試報告,報告顯示此型飛機在高速飛行狀態時,靈活性會大幅下降。n
可太平洋艦隊并未重視這條建議,僅僅下發了一份作戰指導給參戰飛行員,導致的結果就是美軍沒能以壓倒性優勢戰勝聯合艦隊,雙方打了個平手。n
不過日本在此戰損失了大量戰斗機和海軍航空兵精銳,日軍入侵澳大利亞的圖謀宣告破產,美軍從戰略上遏制了日軍的進攻勢頭,局勢一片大好。n
同一時間,紅俄戰敗哈爾科夫,英國對法國維希政權控制的馬達加斯加島發動攻擊,以防止日本利用該島作為印度洋的潛艇基地。n
而在緬地,遠征軍一敗再敗,第113團好不容易在仁安羌打了場勝仗,結果英國人不戰而退,導致局勢迅速惡化。n
最終,總計11萬人的遠征軍,僅4萬余人返回國內,此役過后,日本不但封鎖了國際援華運輸線,還趁機侵占了騰沖、龍陵等地。n
得知前線戰局不利,某人親自飛赴滇省,召集遠征軍重要將領面授機宜,預判各種戰略狀況,開始了新一輪的微操,左重作為侍從也一同隨行。n
戰略會議結束后,某人乘機返回山城,飛行途中,他叫來左重提了個頗為尖銳的問題。n
“慎終啊,你認為我在曼德勒進行會戰的計劃有沒有差錯?”n
飛機引擎嗡嗡作響,左重站在過道另一側躬身傾聽,聞言立刻挺直腰桿,毫不猶豫地大吹法螺。n
“委座之計劃,視野總攬全局,思慮深遠周密,符合軍事準則,足可作為大規模兵力作戰之典范,當前的少許失利全因美方代表朝令夕改,與您的計劃無關。”n
客觀的說,某人一生“征戰無數”,用兵素養如何有待商榷,但在緬地作戰的安排上沒有大錯。n
此前,某人向英國人提議在曼德勒會戰,引敵深入500公里,符合孫子兵法之中“勝兵先勝而后求戰”2的原則。n
結果美軍代表臨戰擅自改變決戰地區,不按計劃作戰,致使遠征軍失去戰略主動,某人盛怒之下這才決定前往滇省以正軍心。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