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副座,您認為盧有可疑?”n
“確實有些疑點。”n
面對宋明浩的疑問,左重簡單介紹了床鋪與性格之間的關系。n
宋明浩聽完面露沉思之色:“盧半青之前追趕方承澤,表現的很沖動,不像是個情緒穩定的人,您說她是不是在偽裝自己?”n
左重笑了笑,心理分析在情報偵破中的作用有限,可以參考,但不能作為甄別的直接證據,一切都要看監視的結果。n
于是他淡淡回道:“不管她是不是在偽裝,先將嫌疑人名單中的可疑人員找出來,再逐一進行二次排查。”n
前期調查的意義就在于縮小嫌疑人的范圍,不然整個遠征軍司令部幾百號人,政訓處得查到什么時候,左重也不可能長時間留在滇省。n
隨后幾天,根據左重的指示,宋明浩又從嫌疑人名單中篩選出了多名高度可疑人員。n
他們之中,有的人曾打聽過與本職工作無關的情報,有的人收入和支出不符,還有人發表過不當言論。n
值得一提的是,盧半青發現有人進入過住所后,第一時間就去警署報了警,由于沒有丟失貴重物品,此事最終不了了之。n
總之,有了大致的排查范圍,政訓處將偵查力量逐步放在了這些人的身上。n
經過大量外調與監視跟蹤,重點嫌疑人中的一部分人被排除了嫌疑,另一部分人的嫌疑卻上升了。n
這天上午,宋明浩拿著調查結果找到左重,一條條的開始匯報。n
“副座,已經查清,一號嫌疑人參與倒賣軍用物資,家中的不明錢財都是贓款。”n
“二號嫌疑人將打探來的情報賣給了黑市商人,情報的內容是軍需采購的數量和價格,不涉及軍事部署。”n
“三號嫌疑人跟季逆沒有聯系,宣揚曲┴線救國是因為仕途不順,心懷怨恨。”n
........n
耳中聽著匯報,左重提筆對嫌疑人做出處置,該殺的殺,該抓的抓,必須盡快肅清軍中的不良思想,以正軍紀。n
另一邊,宋明浩的匯報還在繼續:“六號目標的家眷不見了,傳聞是去投靠親友,但我們的人沒有查到對方的下落。”n
左重頭也不抬道:“給當地情報站下令,全力查找相關人員,活要見人,死要見尸。”n
“好,我等會就去安排。”n
“還有,盧半青近來天天找方承澤的麻煩,至于涉諜線索,目前還未發現。”n
宋明浩說完,啪嗒一聲合上報告,表情有點懊惱。n
左重擰緊鋼筆,把處置結果遞了出去,起身邊走邊說:“將盧半青叫到詢問室,聽聽她怎么說。到了這一步,可以正面接觸了。”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