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現實卻是,英國人絞盡腦汁也要打斷德國對“它”的研究。
某胡子后悔嗎,當然沒有,他很快就將這件事拋到了腦后,一個成熟的政客不該為了已經發生的事情浪費時間。
況且東線的戰爭處在關鍵時刻,德意志已經沒有多余的力量去發展新式武器。
而美國人收到國府的通報,反應恰好相反,身體每況愈下的羅斯福聞訊對幕僚說了一句:上帝站在了我們這一邊。
幕僚還沒回答,羅斯福又斟酌著補充道:“你去邀請山城的那位先生,請他務必參加在開羅舉行的盟軍會議。”
“如果對方猶豫,你可以告訴他,美利堅同意他對螨洲以及其它被侵占領土的合理要求。”
“同時,我們愿意幫助國府成為戰后主導國際形勢的重要成員,中美兩國可以繼續在情報共享方面展開合作。”
羅斯福這么說自然是有原因的,某人對參加開羅會議一直持保留態度,至少有所顧慮。
他擔心自身外交能力不足,導致國府被某些國家輕視,這里的某些國家特指英國。
左重曾聽侍從室工作人員講過一個小道消息,某人用六個字評論英國人:英人狡獪極矣。
不得不說,這個詞很貼切,英國政府也確實看不起國府,q先生可是有名的種族主義者,比起某胡子好不了多少。
但有了華盛頓的明確支持,某人的顧慮一掃而空,不僅痛快答應了邀請,還命令左重帶隊前往埃及迎接。
經歷金陵國府禮堂刺殺案,日機轟炸黃山官邸案,某人現在極度沒有安全感。
從山城到開羅還好,沿途均有美軍飛機護送,可到了開羅,他必須找一個足夠忠誠的人負責安保工作。
這種情況下,既是老鄉,又曾有護駕之功的左重,自然成了最合適的人選。
身處挪威的左重收到命令,帶領一眾老班底首先回到法國尼斯,又從尼斯乘船前往盟軍北非占領區,最后抵達開羅準備“迎駕”。
1943年11月末。
開羅培因機場外人頭攢動,左重站在跑道旁跟古琦小聲確認護送行動的細節。
“老古,你按照咱們商量好的計劃上頭車,負責探路、排查障礙、監視路面異常。”
“我親自護送領袖前往下榻的酒店,那三輛顏色和牌子一樣的核心車輛再檢查一遍,不要留下任何可供辨認的特征,到時委座會隨機乘坐其中一輛。”
“殿后車由有光指揮,防范尾隨、追擊、掩護撤退。”
古琦輕輕點了點頭,但心里并不認為車隊會遇到刺客。
現在的開羅到處是軍營,盟軍士兵比當地百姓還多,刺客瘋了才會在這里動手。
左重看出他的想法,沉聲提醒道:“老古,不得大意,告訴弟兄們檢查武器,隨時準備交火。”
意識到自己犯了輕敵的大忌,古琦驚出一身冷汗,趕緊敬了個禮跑向遠處。
這時天邊出現了數個黑點,某人的專機到了,左重的右眼皮突然跳了兩下,這讓他的眉頭不自覺皺起。
機場數公里外的民房內,一群戴著頭巾的男子圍坐在桌子旁,桌上放了張開羅地圖和幾支沖鋒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