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壬戌,拓跋廓正式下詔,稱天祿永終,歷數在周。
正月,詔群公卿士具儀設壇于南郊,命使者奉天子璽綬玉冊,禪位于周公,如劉漢與魏晉故事。
宇文覺于文安殿三辭三讓,春一月,接受天子璽綬玉冊,于南郊即位,上徽號大周天王。追尊宇文泰為文王,母元氏為文王太后。妻元胡摩為王后。
文王太后元氏,乃元魏孝武帝元修之妹,廣平王元懷之女。
早于六年前,大統十七年就已薨逝。
如今,宇文泰新喪,宇文覺將父母二人合葬成陵。
因大周踐祚之故,如今宇文泰、元氏二人,也能享君王陵墓之配绱,號墓為陵。
而有意思的是,宇文覺之妻,元胡摩,乃元魏孝武帝元修之女,行五,初為元魏晉安公主。
元胡摩與元氏,既是姑侄,又是姑媳。
拓跋廓退位后,被宇文覺降封為宋國公。
由中領軍尉遲綱,護送宋公遷出禁中,于長安坊間置宅立府。
遷宮那日,拓跋廓望向窗牖之外,天色已近拂曉,熹微的晨光透過窗隙照射進來。
他松了一口氣。
先前不知道熬過了多少個這樣的日日夜夜。
最后這一夜,總算是過去了。
……
文安殿上。
宇文覺以天王身份再臨,冕十有二旒,建天子旌旗,出警入蹕,乘金根車,駕六馬,備五時副車,置旄頭云罕,樂舞八佾,設鍾虡宮縣。
百官跌足,共拜天王。
一切的一切,都依照漢魏、魏晉故事。
新朝初設,封賞功臣也是典制。
首先受封之人,自然是夏官大司馬、晉公宇文護,擢封天官大冢宰,封爵不改。
先前,宇文泰封立的其余諸國,也各有封賞。
趙貴授太傅,爵封楚國公。
宇文泰新薨之時,宇文護在涇州云陽曾想過,憑借趙貴之權勢,若封趙貴做大冢宰,其實才能更好交接魏周帝位。
可宇文護沉思再一想,趙貴隨對宇文泰稱臣,可并不服自己。
若是趙貴為天官大冢宰,日后他宇文護掌權攬政,可就會受不少阻力。
因而,宇文護才自己做了大冢宰,而把柱國大將軍趙貴,封了個清貴的太傅。
至于封爵,則更是人人皆有,不算什么。
獨孤信,拜太保、大宗伯,晉封衛國公,食邑萬戶。
其他掌軍的柱國大將軍,也各有封賞。
而后,宇文盛,授大將軍、涇州都督,冊封忠城郡公。
賀蘭祥憑宇文護甥子、宇文覺姨兄的身份,被徙封為大司馬,柱國大將軍。
尉遲綱也同為宇文護甥子,宇文覺姨兄,仍掌管禁軍,任小司馬。
諸臣之后,是宗室。
宇文護自有一番考量,倒也毫不吝嗇爵位官職,大封宇文氏宗室。
拜宇文泰長子,宇文覺庶兄宇文毓,為柱國,由宜州刺史轉任岐州諸軍事、岐州刺史,出鎮岐州。
拜宇文泰四子,宇文覺庶弟宇文邕,為大將軍,出鎮同州。
可是,宇文邕還在鄴城……
這就要去看鄴城了。
去歲年底,高洋在鄴城聽聞宇文泰薨逝的消息之后,第一時間就將宇文邕召見進宮,將此訊息告知宇文邕。
高洋好整以暇地高坐于殿上,等著看宇文邕的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