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官局(管官內傳達、人事、會計、處罰、門衛等)。
尚衣局(管文教、音樂、禮賓、禮贊等)。
尚服局(管符璽、衣飾、兵器等)。
尚食局(管食膳、藥品等)。
尚寢局(管住行器具、園藝、燈火等)。
尚工局(管衣服織染、縫制以及珠寶財貨等)。
這些女官的品階都比較低,六尚品從第五、司長官員從第六,至于女史一類女官,乃是流外之官,無定員數。
不過,雖然品階定的不高,但其主要的權勢絲毫沒有少。
畢竟是在禁中。
畢竟是在天子身側。
長伴于天子,終究會有些不同。
直到后來唐國初立,也承繼了一番前隋的女官規制。
……
相比于隋朝的女官品階定制,高寶德又仔細回想了一下元魏的那套品階制度。
確實有些不太一樣。
將宮中女官(又稱宮官、女職)與嬪御(即內宮)加以區別分設,另立系統是在北魏孝文皇帝之時。
宮中女官,主管宮中具體事務,其職秩與外官相對,倒也像模像樣。
元魏朝的女官最高的是內司,官比外朝的尚書令。
其次是作司、大監、女侍中,官比外朝二品官。
其三是監、女尚書、美人、女史、女賢人、女書史、書女、小書女等,官比三品。
其四是中才人、供人、中使、女生才人、恭使宮人,官比四品。
最下一等,則是青衣、女酒、女餉、女食、奚官女奴,官比五品。
……
如今高寶德的職位,就是內司。
宮內宮外之人,不管是何人,當然宇文護不算。
除了宇文護以外,旁人見到高寶德,都會遙敬尊稱她一聲“內司大人”。
叫叫大人也沒什么關系嘛。
不過,高寶德顯然并不會一聽到他們喊“大人”,就自覺代入自己是他們“爸爸”的身份。
咳咳。
畢竟有些奇奇怪怪的。
對于如今來說,女官這個物種,卻是顯赫一時。
主要和如今的享國者有關。
匈奴、鮮卑等胡族,一向有母系遺風,舊俗“婦持門戶”。
高寶德記得第一世讀過的《顏氏家訓·治家篇》中,有講到:“鄴下風俗,專以婦持門戶,爭訟曲直,造請逢迎,車乘填街街,綺羅盈府寺,代子求官,為夫訴屈,此乃恒代之遺風平?”
此時的周國,或者說普遍的北朝。
包括前魏和齊國來說,都不像后世的某宋一般,盛行理學思想,用三綱五常等封建思想,去束縛婦女,降低她們的地位,剝奪屬于她們自身的權利。
這顯然不合理。
后來某宋普遍要求,女子都必須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笑不露齒,街不露頭,也不準同陌生年輕男子見面。
某宋之后,講求“女子無才便是德”,只能學習女紅,一般不會讓她們讀書習字。
可現在不一樣。
如今正是諸胡顯赫之時。
由于諸胡自身的原因,禮法束縛較弱,北朝婦人發揮才能也成為一種社會風氣。
從上層到下層,盡皆如此。
上層就是女官、命婦掌權。
下層就是婦人當家。
都能被如今的世人欣然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