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著吧,你才能有多少體己,這三百兩給的,怕是挖心挖肝吧?”
溫若棠喜滋滋的,“挖心挖肝自然有,可更多的還是高興。大哥,你把銀票收著,我給出的那三百兩,都是自己賺的,用著安心。”
“自己賺的?”溫亦涵以為自己聽錯,“是棠記粥鋪賺的?”
溫若棠點點頭,靠近了一些,小聲道:“棠記粥鋪頭一個月,盈利三百七十二兩。”
“三百七十二兩!那么小一間鋪子,三百七十二兩?!”溫亦涵被震了震,“你可知我們家那間酒樓,一個月才多賺多少?”
“我知道,我看過家里的賬簿,那間酒樓一個月滿打滿算,能掙五六百兩。”
“所以那么小一間鋪子……我知道棠記粥鋪日日爆滿一位難求,可也不至于這樣多。”溫亦涵就像是第一次認識她,定定地看了一會兒,才續道,“阿棠,你約摸是個經商的天才。”
溫若棠憨然一笑,“我也希望自己是個經商的天才。因我最喜歡錢,沒有錢,有地也是行的,至少靠雙手種地,也餓不死。”
溫亦涵又習慣性地抬手揉她的頭發,“所以,大哥給你錢。你想要鋪子想要地契,大哥給你買。”
“自己賺的才香呢。”
“錢有什么香,不過是帶這些銅臭罷了……快把銀票收好。”
“在我眼里,錢就是香的。大哥,真的不需要你給我補貼,你們之前幫我處理過那么多事情,我還要倒給家中銀子,養著你們呢。”
“沒有聽說過一家子父母健在,兩個哥哥都在,倒要個妹妹掙錢養家的。”
溫若棠一時沒有再駁,只是粲然一笑。
不論溫亦涵怎么說,溫若棠就是不接,溫亦涵拗不過她,最后只說這三百兩先放在自己這里,溫若棠如有急用,可隨時拿去。
又過十余天,棠記食坊正式開張,鞭炮齊鳴,張燈結彩,有棠記粥鋪珠玉在前,食坊吸引了更多百姓圍觀。
軟糯的紅薯餅、灑滿了果干碎的慢烘小蛋糕、沒有黃油卻用豬油替代而做出的蛋黃酥……各類新奇而香氣四溢的糕餅不斷被端了出來。
由于糖在這里很是貴重,溫若棠并沒有在其中加很多蔗糖,倒是用了些易于保存的蜂蜜,光是聞起來就起來別有一番自然的甜香氣。
就如孟起之前會站出來代溫若棠發話一樣,馬笑兒也要代替溫若棠站在眾人面前把鋪子里所售之物一一介紹。
她穿了一身干干凈凈的舊衣裳,頭發亦是一絲不茍地盤著,確有幾分掌柜的模樣。
然則她雙手忍不住去擰衣擺,又怕擰出了褶皺,當真是無處安放,顯得十分局促不安。
眼見著門外的食客越來越多,溫若棠柔聲問:“可準備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