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時候如果再不來,等到時候米粒米豆考了秀才,他們想要靠近就晚了。
雪中送炭難,錦上添花容易。
這時候來恭喜賀喜,送上祝福,人家還能搭理搭理他們。
沈青依眼中含笑:“借你吉言。”
好聽的話大家都愛聽,沈青依也不例外。
這兩個孩子,實在是太讓她驕傲了。
李保家也沒多待,跟沈青依說了幾句,就帶著人離開了,看樣子好像還挺急。
送走了李保家和一些村民,沈青依看著他們的背影失笑。
有句話說得好,窮在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
她兒子要是不考上童生,今個怎么可能來這么一大堆的人?
那人數,目測大概有三四十。
其中大部分她都不認識。
但人家畢竟來了,她也不能扶了人家的好意。
見人都走沒影了,沈青依來到廚房開始做早飯。
孩子們現在放假不用去書院,沈青依其實不用起這么早。
但長久以來的習慣,讓沈青依幾乎每天一到這個時辰,就會醒來。
吃完早飯之后,沈青依讓米粒米豆帶著米花和朵朵玩,她則是回屋畫圖紙。
先把碼頭的圖紙畫出來,之后再繼續畫蓋房子的圖紙。
沈青依的辦事效率還是可以的,加上查閱資料的時間,一個上午,就把碼頭的圖紙畫出來了。
很多地方還都做了注釋。
為了身體健康,一天三頓飯,是必不可少的。
沈青依忙完了圖紙,又鉆進了廚房。
為了節省時間,沈青依煮了面條,之后用肉和青菜,做了個炒面。
炒面幾人都沒見過,看著端上桌子熱氣騰騰的炒面,眾人眼中均閃過一抹好奇之色。
這是面條吧?
面條還能炒著吃?
“這是炒面,很好吃的。”
沈青依見大家都不動筷,在圍裙上擦了擦手,脫掉圍裙,坐在了椅子上,示意大家趕緊嘗嘗。
見沈青依坐下了,公孫青離這才動筷。
面條一類的食物,他很少吃,應該說幾乎不吃。
吃這種食物,實在是太影響形象了。
可自從來到這里,面條他已經吃過好幾次了。
還每次都不重樣。
今天的炒面更讓他驚喜。
味道醇香濃厚,原來面條還可以炒著吃。
第一次吃這么好吃的炒面,大家都沒少吃。
即便是耳朵,也吃了一大盤。
它那個本來就肥碩的肚子,此時更是鼓得像個皮球。
吃完飯,孩子們幫忙收拾碗筷,讓沈青依去忙正事。
這孩子們是不可以一味的溺愛的。
幾個孩子想幫忙,沈青依就直接讓他們干了。
孩子們收拾碗筷,沈青依拉著公孫青離直接來到了一張專門用來學習的桌子旁邊。
并且示意公孫青離坐下。
“這個是我畫完的圖紙,我說你做一下標記。”
自己寫的都是簡體字,這古代人肯定看不懂。
所以沈青依才打算讓公孫青離寫一遍,順便也讓公孫青離了解下她畫的圖紙。
如果有不對的地方,公孫青離也好提出來,她在改正。
沈青依一邊指著圖紙一邊說,公孫青離像是個機器人一般,沈青依指哪里他就寫哪里。
此時公孫青離看著近在咫尺的沈青依,大腦有些遲鈍。
整個腦子里面想的幾乎都是某種顏色的廢料。
纖細潔白的脖頸,氣若幽蘭的氣息,全都在刺激著公孫青離的神經。
就在公孫青離停下筆,想著把身邊的人攬入懷中時,沈青依卻離開了。
公孫青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