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科考無非就是那么幾樣,時務策,文章,詩賦,明經,經義,時政。
坐月子的時候她有問過公孫青離,現在取消了明經,也就是背書。
其余的除了時政其余的問題都不大。
也就是說,時政最重要,就好比現代考試的壓軸題。
正常考完秀才之后,是需要考舉人的。
因為兩個孩子年紀小,又在考試中奪得了非常好的成績,還有非常獨到的見解。
張老把自己舉薦的名額給了米豆。
至于米粒,完全是滿門跳級。
明天要進行的是會試,也就是全國性的考試。
一但考過,將會成為貢士,即可參加殿試,也就是面見皇上。
其實沈青依是有些擔心的,因為米粒的身世。
因為她現在并不確定當初的事情,太子到底有沒有插一腳。
如果有,那么米粒將會非常危險。
作為米粒的娘,她個人再怎么樣,也不是人家太子的對手。
心里擔憂,怕影響到孩子,所以并沒有表現出來。
沈青依調整了一下情緒,開始給孩子們科普時政。
時政說白了就是對于國家大事的見解,要么就是發生個水災怎么救,發生個瘟疫怎么救等等。
對于有上下五千多年的文化底蘊所濃縮的精華的沈青依來說,這完全是小兒科。
她直接精簡易懂的給米粒米豆講解了兩種關于時政的看法,一種是好的,一種是逆向思維的。
然后又講了兩種如何治水,如何預防治療瘟疫的法子。
講的東西不多,但有些雜亂。
之前她有跟米粒米豆講過,今天再講,完全是復習了。
深兒沒太懂,卻勉強的記住了,米花懵懵懂懂,聽得稀里糊涂。
米粒米豆就不一樣了,記憶更加深刻了起來。
“你們覺得自己哪里不太會的,現在可以問問我。”
沈青依對于自己的孩子們還是有信心的。
畢竟他們有她這個作弊小能手在。
只要記性好,考個第一完全不是問題。
但這并不是沈青依希望的,沈青依希望他們有自己的見解,能活學活用。
“娘,文章要怎么寫?”
米豆就文章這一項不太好,之前就是因為文章寫的不好,這才落下米粒那么多名。
“米粒是不是在寫文章的時候,有些力不從心?”
沈青依聞言一拍額頭,她竟然把這么重要的事情給忘記了。
孩子們年紀小,在聰明也沒有那些飽讀詩書的人詞匯量豐富。
腦海中沒有詞匯,在聰明也很難寫出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
因為時間不多,她不能耽擱孩子們太多的時間,他們要早點睡覺。
所以沈青依拿來紙筆,隨意的寫了一個國字。
“如果讓你們拿這個來做一篇文章,你們會怎么做?”
……
沈青依讓孩子們自己寫一篇,自己也寫一篇,然后讓他們看其中不同的地方。
之后再指出他們所不足的地方。
只要記住自己想要寫什么,不跑題,把自己想寫的,完美的用字來表現出來,那么這就是一篇成功的文章。
時間短暫,孩子們理解的七七八八,但沈青依卻強硬的要求孩子們去睡覺了。
有些事多而不益,畢竟誰都不知道人家出什么題,她主要的是想要告訴孩子們,文章可以怎么寫。
差不多九點多,孩子就去睡覺了,沈青依也累了。
洗漱完畢,正打算躺下休息,這時公孫青離這才推門而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