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族的華胥部落,一個名叫華胥的姑娘,在雷澤玩耍之時,看到一個巨大的腳印,好奇之下以自己的小腳去量那只巨大的腳印。
數月后肚子漸漸鼓了起來,部落之中的人也不奇怪,因為此時自不知其父是一件跟很正常的事情。
只是,過了一年后,華胥還不見生下孩子,連續三年,華胥都沒有將腹中胎兒生下來。
也不見肚子在變大,還是四五個月大的模樣。
漸漸的,部落眾人都覺得華胥懷的是一個妖怪,想要將這個尚未出生的孩子除去。
但母性泛濫的華胥死活不同意,族人將其趕出部落,身為部落首領的父親也無可奈何。
華胥離開部落后獨自居住在不遠處的洛河岸邊,每日上山采野果度日。
又過了幾年,華胥的肚子越來越大,行動也不便了,正要餓死之時,突然有山中靈獸送來甘甜美味的果子。
之后的幾年,這只靈獸每日都送來不同的果子。
此等異象被部落中人知道了,他們意識到,華胥腹中胎兒可能是一位圣賢轉世,于是求得華胥原諒,將她重新迎回了部落。
終于,在第十年的時候,華胥剩下了一名男嬰,落地便能言能走,短短幾日,便長成少年。
數年之后,有一道人云游至此,說是與這個孩子有師徒之緣,遂收其為徒,此人正是人族先輩之一,老子首徒,玄都。
在玄都大法師的教導之下,伏羲學習了很多對人族有益的東西,并且十分聰慧,常常能夠舉一反三。
人們生活困苦,食物不夠的時候,伏羲發明了漁網,捕撈河里的魚兒,在山上布置陷阱,幾乎不用傷亡的代價捕獲山中野獸。
很快,華胥部落的首領將位置傳給了伏羲,他認為,伏羲能代領部落不用再為事物不足而餓死。
伏羲接任首領之后,確實讓華胥部落越來越富有,很快,周圍的小部落知道華胥部落的人不用餓肚子后,也紛紛加入。
伏羲總喜歡一個人坐在高處,安靜的思考,看著天上的行星運行的軌跡,在腦海中模擬他們四時的變化和各自的聯系。
數十年后,伏羲開始根據這星象運行的變化,與山川走勢,自然現象的動靜狀態,陰陽生克的道理創造出一種異像,人們用它能占卜吉兇,規避危險。
但是卻在關鍵只是總是無法圓滿,他只是一個凡人,無法完整的推演出周天星象的變化,每日坐在洛河便苦思,頭發都白了一半卻也無絲毫頭緒。
該如何將他們完美的推演結合起來,又能自由演變陰陽變化。
鯤鵬回到北冥之后便一直在閉關,他煉化河圖洛書的時候總是有所滯澀,不得圓滿。先天禁制總是無法完全煉化。
這天,北冥岸邊出現了一名美麗的女子,盤坐在大殿之中的水靈睜開了雙眼,目光穿過重重水幕,看向北冥海岸,那一身青衣的女子。
然后看了一眼鯤鵬閉關的大殿:“是了,也該來了,只是沒想到來的居然會是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