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可是鐵桶啊!這東西竟然沒人要!”
要知道這一大早的,林嘉萱除了塑料垃圾就甚少遇見其他的水上漂浮物,即便有那也是各家各戶的私人用品。
林家的這一條街道算不上是B市的市中心,但也相對繁華,屬于中低檔區域,位于東南方向,而山海避難所位于地勢較高的B市北方區域,算得上是B市郊外,從地理上來講,林嘉萱要橫跨過大半個B市,放在以往就是一輛公交車可以解決的距離,可現在不同了,她得自行架船。
和平時期連車都沒駕駛出行的人,到在大災時有了一艘獨屬于自己的小船,即便這只是一艘木制游船,比不得汽艇也比不得那些柴油發動機船,可比起那些充氣橡皮艇,木筏,獨木舟以及臨時趕工或就地取材的拼接船好上的太多。
兩相一對比,她這個就是皇家貴族,還有著獨立的小船艙。
一路上羨慕的人比比皆是,暗藏鬼祟心事的也不是沒有,林家所處街道那一片區域的建筑皆偏歐式風格,一棟棟就是個美觀雅致的小洋樓,就是最高也不超過三樓,故而經常屬于旅游景點游玩范圍,但出了那一條街其他的建筑就不同了,樓層逐漸偏高,所容納下的住戶和人群也就越多。
如林嘉萱這樣早早出發早早住船的不是沒有,他們有的得到了避難所名額,要前往避難所,有的是住所偏低,自己的家早早淪陷,沒得辦法的普通人。
他們多數想法和林嘉萱不謀而合,都是在和平時期生活過很長一段時間的人,他們對國家,對政府有著天然的信賴,當武力值不達標他們就要尋求一個堅實的靠山。
除去這些,還有不少水下工作者,簡稱拾荒人吧!或許他們本身就不富裕,又或許是起了撿便宜的心思,他們在水下和水上來回折騰,就是找找那一樓還有沒有他們看得上的東西。
要知道,這一樓的多數都是商戶,開店者居多,即便半年的旱災導致商業蕭條,可細數起來還是有不少東西。
撿便宜的心思人人都有,林嘉萱也不例外,只她膽子小,不會去入侵別人的地盤,撿撿船周邊的漂浮物就好,這些東西也沒人會與她爭奪。
航行期間她盡可能的避免與人接觸,她僅是孤身一人,還是一個漂亮的小姑娘,為了自己的安全怎么防備也不會錯。
不過那一道道注視的視線不會少,這一刻她無比慶幸,無比慶幸她有先見之明,早早將船艙是遮了又遮,將它原本的好模樣敗壞的不剩下多少。
只唯有一點,叫林嘉萱郁悶的是,時不時出現的路障真的惱人的很,這水位還不算高,堪堪淹過小汽車,可那一個個高大笨重的卡車鬧哪樣,停車不規范,生生堵了她的道,這讓她不得不一次次繞路。
這些也就罷了,水上水下的交通工具不少,像重量較輕的自行車它會浮上水面,起起伏伏就是船只的一個大障礙。
將船固定在一個大卡旁,林嘉萱回到了船艙,她的全身都濕透了,但身穿泳衣也不是那般難受,用干毛巾擦擦就好,只是頭上的烏黑長發就不是那般好打理的了。
搓了幾下,就不再想動作,實在是勞累一天的手臂是真的沒氣力,酸累的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