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嘉萱是無事不登三寶殿,林嘉馨就是雷厲風行的典型代表。
心里面一旦有決定,辦起事是半點不含糊。
攻破徐御銘是次要,首先得拿下徐父和徐母,只有三對一的站線才能讓徐御銘拒絕說不。
她于當晚,特意延遲兩個鐘上班,只為等徐父和徐母回家。
借著他們用餐的時間,就先是把蜂樓的情況大致給介紹一二。無論是早還是晚,他們一家子都得從這邊的住房搬到蜂樓那邊去。
事關房子,事關以后住的地方,不論在哪個階級的家庭中都是頭等大事。
徐父和徐母也不例外,兩人雖不發一言,依舊秉持著新元紀前的用餐禮儀,可從他們時快時慢的動筷子速度中,表明都在認真的豎著耳朵聽。
林嘉馨在受到該有的重視后,從整個樓的布局,里頭的環境,分配房最大面積和最小面積說到了今日外頭下雪降溫,幸存者遷移安置的事。
“爸媽,你們別覺得事不關己,眼下是安置房幸存者們的搬遷,但隨著這外頭溫度的持續降低,我們這邊也不會堅持太久。”
現在所住的房子都是新元紀之前的南方建筑,沒有任何的供暖設施,所使用的電線難以支持能源的大功率供給,改造及現在安裝都是不可能的事兒。
不僅缺乏相關專業的人力,還缺少相對應的材料。
再加之這一片,于基地規劃中是工業區,舊有的建筑不會遭到保留,新建只是時間問題。
“我們可以等待基地上面的安置,依照阿銘的功績及我們的付出,房子位置不會太差,但也僅是相對應。更好的住宅會被先知先覺又有手段的人給提前拿下。”
“畢竟誰也不想住在狹窄又閉塞見不著外頭景物,也呼吸不到新鮮空氣的房間中。而想要住的好,只需稍稍運作一二,住房面積,位置,環境都可以得到妥善處理。”
“可這……會不會影響到阿銘?”對比起日后的房子,兒子日后的前程更重要。
該有的眼光自是擁有,老企業家的嗅覺并不比林嘉馨慢,只是內心還在琢磨,自家兒媳就已擺在了臺前。
“這個應該不會,要是阿銘那邊不行,我大妹那還能出些力。”
“于基地上層來說,不過都是小問題。可對我們而言,說是頭等大事也不為過,又或許僅是我。”這一句是自嘲,把自己從徐家摘了出來。
出生小康之家,不說太好也不是太壞,對比起那些真正豪富之人來講,她的眼光的確只限于自身的一畝三分地。
她的大度對人對事都是有區分的,可以為著異能者太太的位置,毅然決然嫁給徐御銘,不論她是不是他心頭所愛,做個相敬如賓就已是很好。
性格崇上實實在在的利益,很是不喜歡搞那些虛頭巴腦不挨實際的事兒,列如愛面子。
她的家世就那么個家世,性格也就那么個性格,既然選擇了她當徐家的媳婦,該怎樣就怎樣,即便內心瞧不起,看不慣也得受著。
她可不做那小女人姿態,委屈巴拉的伺候一家老小的吃喝。
“反正我覺得宜早不宜晚,要是阿銘那邊不行,我就找我妹,怎么都得先把我父母他們好好安置。”
徐母心頭一梗,外來的媳婦果然是外來的,率先關心的永遠是自家娘家。
這已經是她第二回提到自家兒子的不行,就在徐母準備說緩緩時。
反倒一直不愛做家里決定的徐父一反常態的開了口:“我覺得也是這么個理。等阿銘回來我就問問可不可以運作一二,要是他那邊有影響,還需得兒媳親家那邊幫幫忙。”
真是人越老越精,兩頭都想得上個好,不過恰好正合她意,順勢提出兩家做鄰居的想法。
“說來,也是兒媳的私心作怪。想著老父及老母沒人照料心頭不安,爸媽也是知道我弟的,眼下學業繁忙,待到搬至蜂樓那邊去,可能就要住校,一個月不知能回幾趟家。”
“也不曉得那邊的治安會如何,是好還是壞?與其一日日的擔心,不如兩家索性就挨著做鄰居,相互也有個照應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