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小蕓摸索了一會兒,總算找到了李大牛所說的小水洼,都被枯枝爛葉給覆蓋住了,清理完枯枝爛葉,發現水質還挺清澈的,有地下水一直在往外冒,水量不大,卻也足夠幾人用了。路小蕓慶幸這里有股活水,不然他們母女幾人去那里挑水。
手腳麻利的打了桶水回去,和靜娘一起將草棚子打掃干凈,李大牛送來十幾斤的地瓜,他滿臉通紅的說道:“嫂子,我家情況也不好,這些你們先吃著,后面再想想辦法。”
李大牛家有兩個半大的小子,一個閨女,還有兩老人。李大牛的娘親常年體弱多病,父親前幾年上山砍柴,摔傷了腰癱瘓在床。姚翠花整日伺候家里的老老少少,生計全靠李大牛種地和打零工,日子過的艱難。
“大牛叔,你真是幫了我們大忙,太謝謝你了,等我們發達了,定會報答你的。”路小蕓深深的鞠了一躬,都說錦上添花容易,雪中送炭難,這份恩情值得她銘記一輩子。
“好孩子,好好照顧你娘,有事就來找大牛叔。”李大牛說完,嘆了口氣,下山去了。
路小蕓將鍋刷洗干凈,煮了一鍋香甜的地瓜糊糊,沒有米熬粥,只能將就著填填肚子。家里需要的東西太多了,這一切都需要銀子買,可哪里有銀子啊!
路小玲呆呆傻傻的,還沒有緩過神來,吃飯都是靜娘一口一口喂的,見她雙眼無神,表情呆滯,看來受驚嚇不小,得找大夫看看才行。靜娘也是臉色蒼白,腳步虛浮,看著讓人擔心不已。
路小蕓好說歹說才將靜娘勸到木板床上躺著休息,雖然沒有被子,但總好過躺在地上,將路小玲也哄睡后。在草棚子里找到一截麻繩,帶著麻繩去山上轉一轉,運氣好的話還能找點吃的,最不濟也能背點柴火回去,晚上御寒用。
此山名為東山,位于下河村的東部,下河村三面環山,北面是一條通往臨河鎮的大道,大多數人家的田地都在大道的兩側。東山是一座并不高的小山,比起南山和西山,簡直不能算作是山,半山腰以下被村民們開采出來耕種,半山腰以上多生長竹林,算是比較安全的地帶,不會有兇猛的野獸出現。
路小蕓穿越過來時躺著的方屬于南山,南山上樹木高大且密布,多野獸,村民也多在此山打獵。
順著小路一口氣爬到山頂,看著在寒風中依然蒼翠挺拔的竹子,竟別有一番景致。偶爾能看見幾只松鼠在林間跳躍,路小蕓也只有看看的份,她可不會捉松鼠,認命的開始撿地上的枯竹枝。
不一會兒,就撿了很大一捆枯枝,用麻繩捆綁好,抗在肩上朝半山腰的草棚子走去。八歲的女孩,瘦弱的像個五六歲的孩子,吃力的扛著比自己還要大,還要高的枯枝,不一會兒就氣喘吁吁,汗流浹背反而不覺得冷了。
路小蕓邊走邊想著怎么找點銀子給靜娘和小玲請大夫,冷不丁撞到什么東西,一下子重心不穩,摔了個狗啃泥,揉了揉摔疼的屁股,爬起來才發現她撞到人了,而且對方也摔倒在地。
“喂,你怎么樣,有事沒”路小蕓邊喊著邊朝對方走去。
“小爺我怎么會有事,哎,你快拉我起來。”小七在路小蕓的幫助下好不容易才爬起來,只是華貴的錦衣和烏黑的頭發上沾滿了枯枝爛葉,顯得十分狼狽。
“小七,是你啊!怎么樣,有木有摔疼。”路小蕓見到小七很開心,這畢竟是她名義上的救命恩人,而且人家長得斯斯文文,白白凈凈的,讓人忍不住想親近。
小七上下打量路小蕓,似乎想把她看透似得,左左右右,上上下下看了個遍,見她滿臉通紅,額頭汗津津的,一副生龍活虎的樣子,不像昨天那般病怏怏的,甚是欣慰。
“小丫頭,你傷好了,洛老頭說受了傷要臥床休息,你怎么還出來爬山。”
路小蕓翻了個白眼,她也想休息啊!可現實不允許。
“小七,你怎么在這里。”
“小爺我來打獵”小七搖了搖手中的小型弓箭,一副志得意滿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