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長林和靜娘都疑惑為何路小蕓要租種這十來畝的地,他們夫妻倆都不善農事。剛回村的那年,還是老路家大哥路長根手把手教她們種的地。
比起其他干慣農活的人,他們夫妻倆動作慢,力道輕,分不清農時。沒少挨路李氏的罵。
尤其是靜娘,細皮嫩肉的,干起活來跟繡花一樣,挖地的時候力道輕,步子小,舉手投足間竟別有一番風味,跟其他的農婦不一樣。
每當她挖地的時候,周圍就會聚集很多看熱鬧的婦女,對她點評論足。男人們不敢明目張膽的看,就背地里偷偷的看。
路李氏因此張口閉口罵她狐貍精,小賤人。
路長林不喜歡別人圍觀自己的媳婦,靜娘更是不習慣,夫妻倆都不愛下地干活,只是被路李氏逼得不得不去。
“蕓兒,這么多地,你打算怎么種。”
十來畝坡地,種起來還是要花些功夫,往年李大牛都會在這地里種上玉米。
“留一畝地種菜,其余的全部種上地瓜。”路小蕓將自己計劃說出來。
“種地瓜?”
“對,種地瓜。地瓜可以熬糖,可以做粉條,最重要的是,地瓜可以喂肥豬。”路小蕓準備多養幾頭豬,豬肉的用處多。
“可是我們不會種。”路長林和靜娘為難的說道。
“等天氣暖和了,我會用地瓜育苗,到時候出錢請人插苗。咱們只需要把那一畝菜地種好,總不能吃點菜還要去鎮上買吧!”
這倒也是,既然選擇在這里建房子,就要考慮以后的日常生活起居,要是吃點菜還要去鎮上買,干脆住到鎮上去。
“放心吧,菜園子交給我和你娘,給你打理好好的,天天吃上新鮮蔬菜。”
建新房子是件大事,更是一件喜事。對于路小蕓一家來說,是新希望的開始,所以格外的重視。
路長林特意找人選了一個良辰吉日,正月二十八這天,宜動土,起基,建屋。
剛過完年,還未到種地的季節,大家本來都很閑,得知路長林一家二十八這天要動工修路,全村男女老少都聚集在東山腳下看熱鬧。
這個時代沒有鞭炮,但有鑼鼓,鑼鼓聲響,熱熱鬧鬧的。靜娘帶著路小蕓姐妹倆穿梭在人群里發糖果,不管是大人小孩,男人女人,每個人兩顆松子糖,這還是路小蕓提議的。
她們突然要修路建房子,難免招人眼紅,給大家點小恩小惠,搞好鄰里關系。
村民們拿到了糖果,喜滋滋的揣進兜里,他們可舍不得出銀子買這金貴的糖果。瞧瞧這一家人可真是敗家啊!
吉時到了,路長林拿起鋤頭在要修路的地方挖了兩鋤頭就算正式開工了,李大牛一聲令下,幾個人工人甩開膀子干起來。
正挖的起勁的時候,有人大喝道:“住手。”
眾人被嚇了一跳,忙停下手中的活,原來是住在村長家旁邊的李富強,眾人這才后知后覺的發現,眼前正在挖的地是李富強家的。
小路旁邊的田已經被挖了好幾個坑,這些坑里要填上石頭,修平整,這樣才能供拉材料的車通過。
“你們憑什么挖我家的地。”李富強氣呼呼的說道。
這是來找茬了,修路之前路長林已經在村子里發過話了。
“不管占用了誰家的農田,我們都會給一定的補償。按照八兩銀子一畝地的標準折算,占用了幾分地就補償相應的銀子。”
村民們掰著手指算賬,一分地能補八百個銅板,跟賣地一個價,不虧。而且本來就是路邊的地,也種不了多少東西,換成銀子挺好的。
地在小路旁的人家心里想著,路修寬點好,越寬越好,拿到手的銀子就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