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出發的晚,到了山腳下,已經是正午時分了。幸好之前就計劃爬了山,到山上住一晚,倒也不著急回去。觀音廟有規定,只要捐香油錢超過五兩銀子,就可以留宿一晚,有免費齋飯提供。
除了那些鎮上的富戶,很少有人會去廟里留宿。因為太貴了,掏不起銀子。路小蕓想的不一樣,她將這次出行當做旅游,旅游當然要玩得盡興。
只是沒有想到人會這么多。望著一眼望不頭的隊伍,擠擠攘攘的全是人,不亞于前世五一節假日到各地旅游打卡的人數。
十里八鄉的村民都趕著端陽節這天,到觀音廟燒香拜佛,求平安符,保佑全家老少平安,祈求上天風調雨順。這是離佛祖最近的地方,人人都有了敬畏之心。
上山和下山的人群自動分開,一邊上一邊下井然有序。就算發生了小摩擦,一笑泯恩仇。路小蕓幾人望著像烏龜一般挪動的人群,一致決定先填飽了肚子再爬山,反正已經這個點兒了,也不怕晚了,能到山上就行了。
山腳下有個食坊,賣燒餅和粗茶,專供過路的人。平日里生意寡淡,也就逢年過節的時候,上山的人多能賺一筆,此刻正忙得熱火朝天。
小七眼睛尖,瞅見有一桌人起身要離去。一馬當先的跑過去,霸住桌子招呼路小蕓等人前來。其他幾人見狀,忙過去坐下,沒有搶到位置的其他人,朝路小蕓等人瞪了幾眼,另尋他處。
食坊臨時請的活計上了一壺粗茶,說燒餅要現烤,讓幾人耐心等一會兒。坐了幾個時辰的馬車,此刻喝上一口涼涼的粗茶,倒也舒爽。
路長林找店家討了碗白開水,給路小康沖了米粉,靜娘一勺勺喂給他吃。路小康到了愛抓碗抓勺子的月齡,調皮的很,不一會兒就吃的臉上身上到處都是。靜娘耐心的給他清理干凈。
這米粉還是路小蕓用精米炒香炒熟后,路長林去村子里公用的石磨上磨成粉末的,吃的時候用開水沖,十分方便。靜娘帶孩子外出時都會帶上,孩子餓了直接沖給他吃。不用愁的到處找喂奶的地方。
想到當初照顧路小蕓姐妹倆時,路上不方便喂奶,孩子哭得撕心裂肺,只能喂點水糊弄糊弄。一直到隊伍停下休息,她才能抱著孩子,找個僻靜的地方,背著眾人喂奶。想到這,望向路小蕓姐妹倆得眼神充滿了愧疚和自責。
燒餅上桌了,每人拿起一個吃起來,這燒餅味道真不咋樣,皮太硬咬不動,餡兒不夠香,勉強能入口吧。
“不好吃,沒有小蕓妹妹做的好吃,我不吃了。”小七將咬了一口的燒餅扔在桌子上,發起小脾氣來。
“你不吃,一會兒沒力氣爬山,可沒人管你。”路小蕓咬了一口燒餅,邊嚼邊說著。
小七看看燒餅,又看看路小蕓,他真的咽不下去啊!
洪三趁機貼耳小聲說道:“少爺,你不是要和蕓姑娘一起拜觀音嗎?要是半路餓暈了,多不劃算。”
對哦,他心心念念的要和小蕓妹妹一起拜觀音,怎么能半路掉鏈子。他還要求觀音娘娘保佑他和小蕓妹妹長長久久,幸福美滿。
拿起桌子上的燒餅,把它想象成自己愛吃的黃金大烙餅,嗯,也沒那么難吃嗎?吃完一個再吃第二個,喝了兩碗粗茶,把自己招呼的飽飽的。
滿足的打了一個飽閣,這下有力氣爬山了。然后他眼睜睜的看著路長林起身,去馬車里拿出一個油紙包,打開,里面是筋道有嚼勁好吃極了的豬肉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