磚瓦材料一車一次的朝河灘拉,村民們三三兩兩天天去看熱鬧這才幾個月的功夫,路長林一家不僅在東山上建大宅子,現在又要在河灘這兒建零食作坊。
東山半山腰的宅子可氣派了,青磚黛瓦,三進三出的大宅院,比洪府還要氣派。主體已經完工了,現在在進行細節修飾和修建豬舍和雞舍。路小蕓計劃在宅子不遠處修建豬舍和雞舍,難免會占用李大牛的田地,干脆將租種的十畝地給買下來了。李大牛得了八十兩銀子,立刻請了洛神醫給爹娘看病,出高價買了好藥,兩老人如今已經能杵著拐杖出門曬太陽了。
豬舍和雞舍緊挨著田地,在田里挖了一個大大的化糞池。到時候將水洼的水引過來,給豬舍雞舍清洗,糞便直接落入化糞池中,用來澆菜種地,方便又省事。
這零食作坊的規模比東山的宅子還要大,看村長帶的幾個壯小伙子挖地基都挖了五天,整理出來的面積足足有三百平方,這得多少銀子啊!
村民們咂咂舌,路長林一家這么財大氣粗。路小蕓在鎮上開零食鋪子,村子里已經人盡皆知了,不少人還去買過零食呢,價格一點兒都不便宜,她們只能買一點點嘗嘗味道。
看著路長林一家生活過的紅火,難免有人眼紅。沒有人認為這是路小蕓自己的本事,一致認為是洪老爺的緣故。沒有洪老爺那會有路長林一家如今氣派的生活。
村民們對洪峰一家更加的尊敬和巴結,每每在路上遇到,彎腰作揖,態度恭敬,只差跪地舔鞋子了。地里得新鮮的瓜果蔬菜,選最好的送到洪府,希望洪老爺笑納。
面對熱情的村民們,洪黃氏不好推遲。要掏銀子買下村民們送來的瓜果蔬菜,村民們死活不要。
洪府夫婦只好盡量不出門,躲著村民們,就連日常采購也拜托給路長林,誰讓路長林每天都要去鎮上送貨采購,一來二去那些賣東西的都熟,會給他留最好的。
現在還未到農忙的時候,年輕精壯的小伙子們也想去河灘干活,賺點傍身銀子。紛紛找到路長林,路長林不敢答應,只說要回家和靜娘商量商量,漸漸的傳出路長林怕婆娘的話來。
你看路長林有那么多銀錢又如何?還不是怕婆娘,靜娘跺跺腳,他都要滾到床底下去。
路長林聽了村民們調侃的話語,也不惱,呵呵的笑著,黝黑的臉上是幸福的神色。多嘴多舌的村民們反倒不好再說什么?
有腦子靈活的,求到村長哪里。村長和路小蕓商量,多一個人就多一份力,作坊也能早點建好。只要不是偷奸耍滑,愛鬧事的,村長點頭同意其去干活。
今年的下河村格外的熱鬧,鎮上的飄香樓隔三天來收一次菜,家里的女眷們精心伺弄菜田,賣菜賺點貼己銀子,給孩子縫件新衣裳。男人們在工地上干活,一天二十五個銅板,和鎮上工價差不多。要是一直這樣,日子就好過多了。
生活好了,村民們笑容多了,氣氛格外的融洽,往年那些雞毛蒜皮的小事都奇跡般的沒了。就連最喜歡嚼舌根的何大嬸都安分了,整天忙著種菜。不是她想通了,而是他的男人發話了,要是再去多嘴多舌的蹦跶,就把她送回娘家去。
何大嬸慌了,回了娘家那還有她的活路。只好每天多干些活,討得丈夫和婆婆的歡心。
白總管又像往常一樣來村子里收菜,村民們已經自覺地將菜給整理好了,擺在洪府前的平地上,等著白總管過稱。
白總管沒有像往常一樣,跳下車就看菜。而是指揮兩個伙計從騾子車上搬下兩個大籮筐。籮筐里是一群嘎嘎叫的小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