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匠鋪子的掌柜賺了大錢,對路小蕓千恩萬謝。送來這幾牛車的家具聊表心意,路小蕓欣然接受。
路長林和靜娘得知這么多的家具,這么好得紅木家具沒有花一個銅板。驚得下巴都要掉了。
自家閨女也太厲害了吧!
憨厚老實的路長林非要付銀子,木匠鋪子掌柜開口道,這些家具值一千兩銀子。
路長林舔了舔嘴唇,不吭聲。
得,他沒那么多銀子,買不起。
還是聽閨女的吧!不用白不用,反正是人家自愿送的,咱沒有強迫別人。
等家具安裝好了,晾晾,散散味,就可以入住了。
村民們望著這個三進三出的大宅子,羨慕嫉妒,各種神情都有。
路長林的宅子比洪府更大更氣派,同樣是三進三出的宅子。路府的占地面積大,樣式新穎,更氣派。
宅子的右邊還有一排排磚瓦房,據說是豬圈和雞舍。嘖嘖嘖,路家的豬和雞住的都比大部分人家的土胚房好。風吹不著,雨淋不著,夏天遮陽,冬季擋風。
路府大門前是很大的一塊空地,鋪著光滑的石板。光溜溜的地面用來曬糧食再好不過了,不用擔心糧食里夾雜泥土。
空地左邊是從山腳修上的路,路很寬,很平整。足夠騾子車、馬車、牛車通過。村民們此刻大多聚集在路口,眼巴巴的望著木匠鋪子的活計忙進忙出的搬家具。
空地的右邊,搭了個葡萄架子,葡萄藤子還小,過一兩年才能爬滿架子。葡萄架子下面有一個圓形的石桌子和四個石凳子,夏天在此處乘涼,看夜景,想想就覺得舒爽。
路小蕓找人挨著葡萄藤子做了一個秋千,花不少銀子,買了最結實的鐵絲,將秋千綁的牢牢的。
路小玲正帶著小伙伴們玩秋千,她像個小大人似得,讓小伙伴們排成隊,沒人蕩兩下。誰不聽話,就沒得玩。村里的小孩哪里玩過這么新奇的玩意,都眼巴巴的看著。
路小玲越發的神氣了,有些比她年紀大的孩子,她也敢吆喝別人干活了。
路小蕓就沒有她這么悠閑了,她圍著木匠鋪子的伙計轉,指揮伙計們按照她的要求按照擺放家具。
兩姐妹明明只相差一歲,路小蕓越發的成熟,不像個九歲的孩子。
路小玲越來越天真無邪,無憂無慮的。
連靜娘都說她,越長越小了。
推開路府的大門,首先入眼的是一塊二十來平方的空地,空地中間有一個咕嚕咕嚕冒水的池子,池子里的水是從山上的小水洼引來的。
水池分為兩層,下面一層大一些,養了幾條金魚,種了兩顆睡蓮。上面是一個小小的正方形池子,遮的嚴嚴實實。從小水洼引來的水先注入小池子,再從池子中分流到大池子和各個院落。
圍繞空地修建的是三個院落,正對著大門的院落是會客廳和聚餐吃飯的地方。另外兩個院子里臥房,書房,廚房,雜物間,洗漱間一一俱全。
院子里同樣有個小水池子,不停地有清澈的水注入。需要用水直接去舀,不費力。小水池下面挖有排水溝,多余的水從排水溝流出,滲進山林中。
山上氣候涼爽,還有微風,宅子后面是竹林,憑添幾分清幽。
小七一下子就喜歡上這個地方,賴著不愿意走。被洪峰提溜下的山。
他一度懷疑,外祖父是不是換了一個人,就連外祖母也不正常。前后差別也太大了。
小七表示很委屈,他每天雞還沒有打鳴就要起床扎馬步,跑步,練劍。晚上狗都睡了,他還要挑燈讀書。這是要把他荒廢的時間都補回來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