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李璋來到曹瑋這里時,發現呼延必顯也在,另外還有幾個武學里的重要人物,曹瑋看到他時也立刻招呼道:“怎么樣,家里出了什么事,需要我們幫忙嗎?”
“一點小事,已經解決了,山長你們在商量什么事呢?”李璋這時也笑呵呵的道,順便與呼延必顯等人也打了個招呼。
“解決了就好,我們也正在商量比賽的事,昨天你提的那些比賽科目都不錯,只是有些細節還需要完善一下。”曹瑋當下也再次笑道,他們其實也是在等著李璋,畢竟比賽是李璋提出來的,而且他似乎對比賽也很有經驗。
李璋聽到這里也當即加入進來,曹瑋先是給他介紹了一下他們之前商議的內容,然后李璋也發現了一些自己的看法,并且補充了一些細節內容,最后在眾的完善下,一個完整的比賽方案也很快出爐了,然后在曹瑋的吩咐下,各人也都去準備自己的事情了。
李璋本來也準備要走,不過卻忽然想到那個張復的事,于是就在特意留在最后,然后這才向曹瑋問道:“山長,不知道您可認識一個名叫張復的人?”
“張復?”曹瑋聽到這個名字也露出沉思的表情,過了好一會兒這才抬頭道,“這個名字聽起來有點耳熟,但一時間又想不起來在哪聽過?”
“這個人今年三十歲左右,是個落魄的窮舉人,個頭不高其貌不揚的。”李璋當下將張復的情況簡單介紹了一下道,不過看曹瑋的樣子,他對張復應該沒什么太大的印象。
聽到李璋的介紹,曹瑋當下也是一拍腦門大笑道:“你這么一說我倒是想起來了,前兩年有兩個窮書生為了博名,竟然跑到邊關去,雇了幾個人拉著一塊大石板,上面刻著他們兩人懷才不遇的酸詩,兩人邊吟詩邊大哭,引起不少人的注意,當時我出于好奇還見了他們一面,只是話不投機,最后就派人送他們回鄉了,其中一個好像就是叫張復。”
“什么!”李璋聽到曹瑋的話卻是一下子站了起來,因為曹瑋的話讓他想到一個人,那就是歷史上被稱為“西夏軍師”的張元,此人年輕時多次科舉不試,于是叛逃到西夏,然后全力輔佐李元昊攻打大宋,可以說西夏之所以能夠立國,張元此人也是功不可沒。
“山長,和張復一起的另外一個讀書人是不是姓胡?”李璋當即再次開口追問道,張元這個名字是化名,而且是張元叛逃到西夏后改的,原來的名字并不見于史書,不過李璋卻記得張元在年輕時為了博名,就曾經與一個朋友拉著石板到邊關,而他的這個朋友后來同樣也與他一起叛逃到西夏。